得同亭杂咏(其五)
明 · 霍与瑕
澄潭覆晓烟,小艇日高眠。
紫禁非无梦,沧洲合有缘。
豸衣仍在笥,蚁酒且如船。
心曲凭谁寄,孤鸿没远天。
紫禁非无梦,沧洲合有缘。
豸衣仍在笥,蚁酒且如船。
心曲凭谁寄,孤鸿没远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湖面静谧、小艇悠闲的景象,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心境。首句“澄潭覆晓烟”以“澄潭”喻心境之清静,“晓烟”则添了几分朦胧之美,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小艇日高眠”一句,生动地刻画了小舟在晨光中慵懒的姿态,仿佛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紫禁非无梦”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皇宫比作“紫禁”,暗示了诗人内心对权力与繁华世界的某种距离感或疏离感。“沧洲合有缘”则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一个“合”字,既肯定了这种向往的可能性,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期待。
后两句“豸衣仍在笥,蚁酒且如船”中,“豸衣”可能暗指官服,诗人将其置于箱笥之中,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往官场生涯的放下或反思。“蚁酒”则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前文的“小艇”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幅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画面。通过“且如船”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与简朴生活的追求。
最后,“心曲凭谁寄,孤鸿没远天”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孤鸿(大雁)在远方翱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与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思考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