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刘秀才南游赏析

送刘秀才南游

唐 · 齐己
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

拼音版原文

nánzhūhóumíngshānyóu
便biànyìngxúnchéngxīngshànggǒulǒu

gāoniǎosuíyúnhánxīngxiàngliú
xiāngyìngběiwàngtiānwǎnshíqiáotóu

注释

南去:向南行去。
谒:拜见。
诸侯: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国君。
名山:有名的山脉。
亦:也。
应:应该。
寻:寻找。
瀑布:水流从悬崖陡坡倾泻而下的地方。
乘兴:趁着一时的高兴或兴趣。
岣嵝:岣嵝山,位于湖南,这里泛指高山。
高鸟:飞得高的鸟。
随:跟随。
云起:云升起的地方,此处形容鸟飞得高。
寒星:夜空中闪烁的冷清星辰。
向地流:向着地面的方向,形容星光的视觉效果。
相思:互相思念,此处指对远方人的思念。
应:应该。
北望:向北方眺望。
天晚:天色已晚。
石桥头:石桥的尽头,也可理解为石桥边。

翻译

向南拜见各位王侯,也有机会游览名山大川。
应当随即寻找壮观的瀑布,乘着兴致攀上岣嵝山巅。
高飞的鸟儿随着云朵升起,夜空的寒星仿佛向着地面流淌。
思念你时我会向北遥望,在天色已晚的石桥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南去谒诸侯的场景,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名山大川的向往。"南去谒诸侯,名山亦得游"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朋友南行所能见证壮丽景色的羡慕与期许。

"便应寻瀑布,乘兴上岣嵝"表明了诗人鼓励朋友在旅途中要去寻找那些壮观的瀑布,并且乘着兴致勃勃的情绪攀登高峻的山峰。这里的“便应”暗示了一种顺势而为的自由态度,而“寻瀑布”和“上岣嵝”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

"高鸟随云起,寒星向地流"两句描绘出了一个壮阔的天象。高飞的鸟儿仿佛随着浮动的云朵一起升腾,而那些遥远的寒星似乎在夜空中缓缓滑落。这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实,更寓含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惆怅。

"相思应北望,天晚石桥头"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的相思之情。在夜色渐浓的石桥上,诗人的目光凝视向北,那里有他心中所思念的人。这里的“相思”二字透露了深深的情感,而“北望”则是这种情感的具体行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淡远而不失温馨的情怀。诗人在送别之中既表达了对朋友旅途的美好祝愿,也流露出自己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