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赏析

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

宋 · 梅尧臣
莫问春风有后先,但逢佳处去扬鞭。
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
放与晓寒能几许,即看芳意不多偏。
古来閒气争强弱,谩费黄金抛楚权。

拼音版原文

wènchūnfēngyǒuhòuxiāndànféngjiāchùyángbiān

táohuātóngyuǎnyìngjiǔxìngshùtánhuāngchuán

fàngxiǎohánnéngkànfāngduōpiān

láixiánzhēngqiángruòmànfèihuángjīnpāochǔquán

注释

春风:春天的风。
佳处:美丽的景色。
扬鞭:挥鞭策马。
桃花洞:隐秘的桃花洞。
迷:迷失。
杏树坛:杏花坛,古代学府或圣地。
迹:遗迹。
晓寒:清晨的寒冷。
芳意:春意。
偏:偏爱。
閒气:闲适的心态。
争强弱:争胜。
楚权:楚国的权力。

翻译

不必询问春风何时来,只要遇到美景就挥鞭前行。
桃花洞幽深,迷失已久,杏花坛荒芜,事迹却自行流传。
任由早晨的寒意又能持续多久,只觉春意虽浓,却并不偏爱某一处。
自古以来,闲适之人不争强斗胜,白白浪费了黄金,放弃了楚国的权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吴长文舍人即事见寄》,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闲适态度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莫问春风有后先"暗示不必执着于季节的先后,强调享受当下;"但逢佳处去扬鞭"表达了诗人随性游历,欣赏美景的心情。"桃花洞远迷应久,杏树坛荒迹自传"描绘了远方桃花洞的神秘和杏树坛的历史痕迹,富有诗意。

"放与晓寒能几许,即看芳意不多偏"进一步描述了早晨的寒意中,春意虽淡却依然存在,不偏不倚。最后两句"古来閒气争强弱,谩费黄金抛楚权"以历史典故,表达出诗人对世事变迁、权势更迭的淡然态度,认为过去的纷争不值得过多关注,不如保持闲适之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梅尧臣清新自然的诗风,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