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宋 · 王安石
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劓天黥以有知。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图书:指代古老的书籍。老矣:形容书籍年代久远。
尚:仍然。
纷披:散乱不整。
神劓:比喻神鬼般的刻划或印记。
天黥:天罚般的印记,象征智慧。
以有知:含有智慧和知识。
茅竹:茅草和竹子,可能象征简朴的生活。
结蟠:纠结盘旋,形容书籍堆积。
聊一愒:暂时的休息或消遣。
却寻:转而寻找。
三界外:超越世俗或宗教中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指更广阔的世界。
愚痴:此处可能指超越智慧的境界,也可能是自谦之词。
翻译
尽管书籍已经古老,仍然散乱无序,仿佛被神鬼之手刻画,蕴含着智慧和知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和追求。诗中“图书老矣尚纷披,神劒天黥以有知”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学者孜孜不倦地翻阅古籍,寻找宇宙间的奥秘,用心灵之刃去雕琢知识,以求得智慧。这里的“图书”指代着广泛的知识与典籍,“老矣尚纷披”则形容诗人对这些知识的执着追求,尽管年岁已高,但依旧不懈怠。
接下来的“茅竹结蟠聊一愒,却寻三界外愚痴”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纷争,追求更深层次精神世界的愿望。“茅竹结蟠”指的是茅草和竹子交织成的篱笆,常用来比喻朋友或知己之间的情谊,但在这里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聊一愒"意味着诗人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纷扰感到厌倦。而“却寻三界外愚痴”则显示出诗人想要超脱世间的三界(天、地、人),追求一种更为纯粹和高远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愚痴”并非贬义,而是表现了一种对知识与智慧的无知而又执着的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以及超越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景。王安石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学养,还透露出他个人的哲思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