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甑山赏析

甑山

宋 · 赵友直
湖心一凸起金峦,举目浑如甑底看。
偃月苍松多少树,敲风翠竹两三竿。
石头苔藓痕常湿,叶底杨梅味带酸。
谁学林君来结屋,风光应不让孤山。

拼音版原文

xīnjīnluánhúnzèngkàn

yǎnyuècāngsōngduōshǎosōngqiāofēngcuìzhúliǎngsān竿gān

shítóutáixiǎnhéncháng湿shīyángméiwèidàisuān

shuíxuélínjūnláijiéfēngguāngyìngràngshān

注释

湖心:湖的中心。
凸起:突出。
金峦:金色的山峰。
浑:完全,整个。
甑底:古代炊具饭甑的底部。
偃月:弯月状。
苍松:青翠的老松树。
敲风:在风中摇摆。
翠竹:翠绿的竹子。
石头:坚硬的石头。
苔藓:生长在石头上的绿色植物。
痕常湿:痕迹总是湿润的。
叶底:叶子下面。
杨梅味:杨梅的香气。
学:效仿。
林君:指代某位名叫林的人。
结屋:建造房屋。
风光:风景。
孤山:著名的孤山,可能指西湖的孤山。

翻译

湖心突起一座金色山峰,望去就像在饭甑底部观看。
弯曲如月的苍松不知有多少株,几根翠绿的竹子在风中摇曳。
石头上长满青苔,常常湿润,杨梅叶下带着酸甜的味道。
谁能像林君那样在此建屋,这里的风光肯定不逊于孤山。

鉴赏

这首宋诗《甑山》是赵友直所作,描绘了一幅湖中孤山的美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湖中心的小山比作金峦,比喻为甑底之景,形象生动。接着,他描绘了苍松偃月,翠竹敲风的静态与动态画面,展现出山间的勃勃生机。石头上青苔湿润,杨梅酸甜可口,这些细节增添了山间的自然情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君选择在此结屋的赞赏,认为这里的风光丝毫不逊于孤山,充满了诗意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