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赵清臣善湘明府民谣六韵赏析

送赵清臣善湘明府民谣六韵

宋 · 孙应时
秘图山上古姚州,山色江光簇画楼。
更鼓分明庭少事,桁杨閒冷狱无囚。
民言总信清如水,天赐常教大有秋。
人物襟怀何洒落,词章翰墨更风流。
朝廷久合登刘向,父老知难挽邓侯。
翠窦新泉探静乐,公名长与此泉流。

拼音版原文

shānshàngyáozhōushānjiāngguānghuàlóu

gèngfēnmíngtíngshǎoshìhéngyángjiānlěngqiú

mínyánzǒngxìnqīngshuǐtiānchángjiàoyǒuqiū

rénjīn怀huáiluòzhānghàngèngfēngliú

cháotíngjiǔdēngliúxiànglǎozhīnánwǎndènghóu

cuìdòuxīnquántànjìnggōngmíngchángquánliú

注释

秘图山:古代地名。
姚州:古代州名。
山色:山的景色。
江光:江面反射的光线。
更鼓:夜间报时的鼓声。
庭:庭院。
少事:少有事务。
桁杨:横木,此处指监狱的栅栏。
民言:百姓的言论。
清如水:比喻百姓言语清澈公正。
天赐:上天的恩赐。
大有秋:丰收的季节。
人物:人和物。
襟怀:胸怀,气度。
词章:诗词。
翰墨:书法。
朝廷:中央政府。
刘向:汉代学者。
邓侯:喻指贤能官员。
翠窦:绿色的山洞。
静乐:宁静的快乐。
公名:官员的名声。
此泉流:与泉水同在。

翻译

在古老的姚州秘图山上,山色与江光映照着画楼。
夜晚的更鼓声清晰可闻,庭院里几乎没有烦扰,监狱空闲冷清,没有囚犯。
百姓的话语总是清澈如水,上天赐予的丰收常常满载秋天。
人们的胸怀宽广,诗词文章更是风雅出众。
朝廷长久以来期待能像刘向那样贤明,父老乡亲深知难以挽留像邓侯那样的人才。
在翠绿的山涧中探寻宁静之乐,公卿的名声将永远与这清泉同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姚州山川江光的美丽画面,抒发了诗人对清净生活和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开篇“秘图山上古姚州,山色江光簇画楼”两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幽静壮观的景象,山与水的交融之美,宛如天然的画卷。

接着,“更鼓分明庭少事,桁杨閒冷狱无囚”展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更鼓”指的是夜晚更深时分的钟声,而“庭少事”和“狱无囚”则隐含着社会安宁,缺乏争端与刑罚之意。

“民言总信清如水,天赐常教大有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民风纯朴的赞美,以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激。这里的“清如水”形象鲜明,既指民心纯净,也暗示了清澈见底的江水。

“人物襟怀何洒落,词章翰墨更风流”则是诗人对于当地文人雅士才情横溢的情状所作的描绘。这里不仅赞美了他们的文学才能,更透露了一种文化艺术流传后世的希望。

“朝廷久合登刘向,父老知难挽邓侯”两句中,“朝廷久合”可能指的是中央政权与地方的长期和谐统一,而“父老知难挽邓侯”则是对历史人物邓禹策(即邓侯)的赞颂,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智者的敬仰。

最后,“翠窦新泉探静乐,公名长与此泉流”两句,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公”的称颂,表达了自己对清净生活和不朽盛名的向往。这里的“翠窦新泉”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幽静与长存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文化艺术、历史人物的赞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理想,是一篇集山水田园之美、历史文化之韵于一体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