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斋二首(其一)
宋 · 宋祁
隐有山林愿,閒非江海身。
孔书罕言命,庄意闇同人。
敢衒能鸣雁,须惭不猎鹑。
缘何无丽句,多病极漳滨。
孔书罕言命,庄意闇同人。
敢衒能鸣雁,须惭不猎鹑。
缘何无丽句,多病极漳滨。
注释
山林愿:对田园或隐居生活的向往。閒非:并非真正的闲散。
江海身:比喻自由自在的生活。
孔书:儒家经典,如《论语》等。
罕言命:很少讨论命运的话题。
庄意:庄子的思想。
闇同人:暗合人性或人心。
敢衒:敢于夸耀。
能鸣雁:能高飞鸣叫的大雁,象征才华或志向。
不猎鹑:未能像猎鹑者那样有所作为。
丽句:优美的诗句。
漳滨:古代地名,漳水之滨,后常用来指代病重之地。
翻译
心中隐藏着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但现实并非江湖闲散之人。儒家经典中很少谈论命运,庄子的思想却暗合人的内心。
我不敢夸耀自己如能鸣叫的大雁,只因惭愧未能像猎鹑者那样有所成就。
为何没有华丽的诗句诞生,只因我疾病缠身,如同身处漳滨之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属于豪放而不失典雅之美的风格。从内容上看,诗人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超脱世俗的愿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孔子学说难以言传的感慨,以及对于庄子的深奥意境难以与常人共鸣的无奈。
"隐有山林愿,閒非江海身。" 表明诗人的内心向往,是希望能够远离尘世,隐藏在自然之中,而不愿成为被世俗所累的江海巨流。
"孔书罕言命,庄意闇同人。" 这两句表达了对儒家经典和道家哲学的理解与感受。诗人觉得孔子的教诲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而庄子深邃的思想也很难与常人共同领会。
"敢衒能鸣雁,须惭不猎鹑。" 这里“鸣雁”指的是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比喻能够有所建树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猎鹑”则是比喻小的成就或平庸之才。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虽有能力,但却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小成就远不及那些伟大的作品。
"缘何无丽句,多病极漳滨。"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自己创作上的一种遗憾和自我批评。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始终被疾病所困扰,无法写出更加辉煌的诗句。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宋祁对个人理想、学术追求以及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它通过自然景物和哲思意象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