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见(其二)
宋末元初 · 仇远
诗囊剑术走风尘,要买桑麻二顷春。
可笑田连阡陌者,元非识字读书人。
可笑田连阡陌者,元非识字读书人。
注释
诗囊:比喻诗人的才学或知识宝库。剑术:象征武艺或才华。
风尘:指世间的纷扰和劳碌。
桑麻:古代常见的农作物,代指田园生活。
二顷春:两顷土地的春天,意指大量土地和丰收的希望。
田连阡陌:形容土地广阔,田地相连。
元非:本来不是。
识字读书人:有文化、识字的人。
翻译
诗囊中装满剑术,在世间风尘中奔波想要购买大片的桑麻地,享受春天的收获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偶见(其二)》。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囊剑术走风尘”,这里的“诗囊”和“剑术”象征着文武之道,"走风尘"则表明这些都被世俗化,沦为行走于世间烟尘之中的事物。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士族与武夫混同,文人也需习武以自保的现状。
“要买桑麻二顷春”,诗人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桑麻"指的是养蚕和种植大麻,这些都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景象。"二顷春"则是希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以便在春天享受自然的美好。
“可笑田连阡陌者”,这里的“可笑”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知耕作,不识字、不懂书的人的轻视态度。"田连阡陌者"指的是连续不断的田地和乡村小道,这些都是农民日常生活的地方。
“元非识字读书人”,这句话强调了诗人的自我定位,他认为自己是有文化、懂得阅读的人,与那些只会耕作的农民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来看,诗中既有对传统士大夫身份的自豪,也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识字、不读书人群的轻视。通过这些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知识与文化的重视和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