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赏析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

宋 · 王安石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注释

我:指代诗人自己。
曾:曾经。
为:成为。
牛马:比喻低微的身份或处境。
欢喜:高兴,喜欢。
女人:这里可能象征女性的柔情或情感。
男子:男性,象征力量或吸引力。
祗合:只应该,应当。
长如此:永远保持这样的状态。
好恶不定:喜好变化无常。
为物使:被外物所驱使,受外在因素影响。
堂堂大丈夫:形容有气魄、有担当的男人。
莫:不要。
物为己:让物欲成为自己的主宰。

翻译

我曾经像牛马一样,见到草豆就感到欣喜。
也曾像女子般,对男子的出现充满喜悦。
如果我真是我自己,就应该永远保持这样。
如果喜好没有定性,那就说明被外物所驱使。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切勿让物欲主宰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名为《拟寒山拾得二十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境遇变化的深刻体会和豁达态度。

“我曾为牛马,见草豆欢喜。” 这两句表明在作为牲畜的时候,对于食物的需求和反应是单纯直接的,没有复杂的情感。接着“又曾为女人,欢喜见男子。”则描绘了女性对于异性的情感反应,这些都是出于本能,不由自主。

“我若真是我,祗合长如此。”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个体恒久不变的追求和向往。"若好恶不定,应知为物使。" 指出了人在不同境遇下情感变化无常,这是被外界事物所左右。

最后两句“堂堂大丈夫,莫认物为己。” 是对读者的劝诫,告诫人们作为一个有尊严和气节的大丈夫,不应将外部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要保持独立的人格,不被外界所左右。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境遇和自我定位的思考,既有对自然本能的肯定,也有对个人主体性的强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