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蚕女赏析

蚕女

唐 · 司马扎
养蚕先养桑,蚕老人亦衰。
苟无园中叶,安得机上丝。
妾家非豪门,官赋日相追。
鸣梭夜达晓,犹恐不及时。
但忧蚕与桑,敢问结发期。
东邻女新嫁,照镜弄蛾眉。

拼音版原文

yǎngcánxiānyǎngsāngcánlǎorénshuāi
gǒuyuánzhōngānshàng

qièjiāfēiháoménguānxiāngzhuī
míngsuōxiǎoyóukǒngshí

dànyōucánsānggǎnwènjié
dōnglínxīnjiàzhàojìngnòngéméi

注释

养蚕:饲养蚕宝宝以获取蚕丝。
桑:桑树,蚕的食物来源。
蚕老人亦衰:养蚕工作繁重,使人显得衰老。
苟无:如果缺少。
机上丝:指织布机上的丝绸,由蚕丝制成。
妾家: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这里指诗中的主人公。
官赋:政府征收的赋税。
日相追:每天都在催缴。
鸣梭:梭子在织布机上快速穿梭的声音,形容忙碌的织布情景。
结发期:指结婚的日期,结发意味着成婚。
东邻女:住在隔壁的女孩。
新嫁:刚刚出嫁。
照镜弄蛾眉:古代女子对镜打扮,修饰自己的眉毛,象征着婚嫁前的准备。

翻译

要养蚕必须先种桑树,养蚕让人生也变得衰老。
如果没有园中的桑叶,哪里能得到织布的丝线。
我家并非富贵门第,官府的赋税天天追赶。
夜晚不停地穿梭到天亮,还怕不能及时完成。
只担心蚕和桑树,哪敢问婚嫁的日期。
东边邻居家的新娘刚出嫁,对着镜子摆弄她的眉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蚕女辛勤工作的情景,她必须先种植桑树以养育蚕丝,反映了农村劳动女性的艰辛生活。诗中通过对比蚕老与人衰,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诗也透露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婚姻的期待,但现实生活中的官府征税让她不得不日夜忙碌于织布,以至于担心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蚕女这一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颇具象征意义,代表着勤劳和奉献。而这首诗通过对比邻家女子的幸福生活,更凸显了自己的辛酸与无奈。整体上,这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表达的社会写实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