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翁十赴举
宋 · 张弋
今年科诏下,颇亦动山情。
丹灶留云守,书装冒热行。
卜知三命胜,业擅一经明。
倘赴琼林宴,能诗旧有声。
丹灶留云守,书装冒热行。
卜知三命胜,业擅一经明。
倘赴琼林宴,能诗旧有声。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科诏:皇帝下达的科举考试命令。山情:山中读书人的感情,可能指对科举的期待。
丹灶:炼丹炉,古代文人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象征。
冒热行:在酷暑中坚持学习或出行。
三命胜:命运优越,指科举考试有望成功。
一经明:精通一种经书,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琼林宴:科举及第后朝廷举办的宴会。
能诗旧有声:他以前就以擅长诗歌而闻名。
翻译
今年皇帝下达了科举诏令,深深触动了山间的文人情怀。炼丹炉旁的云彩似乎也在守护着修炼者,书箱在炎热中承载着求学的热情。
占卜显示他命运非凡,精通经书的学问尤其突出。
如果能参加琼林宴这样的盛会,他的诗歌才华必定会再次展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弋的作品,名为《送翁十赴举》。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学业成功的祝愿。
“今年科诏下”,指的是朝廷发布的科举考试已经结束,这一年考生们都已得到了自己的命运安排。“颇亦动山情”,则是说即便是在这样严肃的考试之后,诗人内心依旧涌动着深厚的情感。
“丹灶留云守”,形容的是书卷被烟火熏染,留下了云烟般的痕迹,这里象征着学问和文墨;“书装冒热行”,则是描绘出士子们在炎热中仍不忘读书学习的情景。
“卜知三命胜”,意思是在占卜时已知晓这次考试将会顺利通过,"业擅一经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学问精通、专业突出的赞赏。
最后两句,“倘赴琼林宴,能诗旧有声”,则是在设想一种场景:如果有一天能够参加仙境般的宴会(指科举考试后的庆功宴),那么你以往的文学才能定能再次展现出来。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学业成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朋友未来成功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