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黥面奴赏析

黥面奴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黥面奴,花作骨,锦作肠,行年十四善文章。
君臣赋诗及妃后,黥奴代诗毫捷走。
狎臣夺爵知几筹?黥奴兼才夸八斗。
桑阴既引武家郎,小崔更入中书堂。
春宫节悯痛至骨,一剑肯贷临淄王?呜呼,巨神秤,称天下,黥奴手,那可把?谁向朱屠借铁锤,锤杀司衡巨神者!

拼音版原文

qíngmiànhuāzuòjǐnzuòchángxíngniánshíshànwénzhāng

jūnchénshīfēihòuqíngdàishīháojiézǒu

xiáchénduójuézhīchóu
qíngjiāncáikuādòu

sāngyīnyǐnjiālángxiǎocuīgèngzhōngshūtáng

chūngōngjiémǐntòngzhìjiànkěndàilínwáng
shénchèngchēngtiānxiàqíngshǒu
shuíxiàngzhūjiètiěchuíchuíshāhéngshénzhě

鉴赏

这首诗名为《黥面奴》,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诗中描述了一个才情出众、以黥面为特征的奴隶,他十四岁便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甚至在君臣赋诗的场合,代替妃后作诗,显示出过人的才思和敏捷。他的才华被佞臣嫉妒,但即使如此,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依然被高度赞扬,甚至能与“八斗”之才相提并论。

诗人接着写到,这个奴隶的命运有所转折,他被提拔进入宫廷,甚至影响到了春宫(可能指皇宫内的某个重要人物)。然而,面对权力斗争,他能否保全自身,诗中以“一剑肯贷临淄王”的疑问表达了对他的命运担忧。最后,诗人感叹,这位奴隶如同巨神秤上的重物,无人能轻易撼动,表达了对其命运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主人公的才华与困境,以及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感慨,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

词语解释

八斗的意思:见“ 八斗才 ”。...

春宫的意思:◎ 春宫 chūngōng(1) [living quarters of the crown prince]∶古时太子居住的宫室;也借指太子(2) [pornographic picture]∶描绘男女交合的淫秽图画...

夺爵的意思:谓因罪而被削去爵位。《汉书·景帝纪》:“夺爵为士伍,免之。” 颜师古 注:“谓夺其爵,令为士伍,又免其官职,即今律所谓除名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刘东山》:“ 东山 坐论如法,枷示而死, 鹤龄 夺爵贬 南京 。”《清史稿·后妃传·敏惠恭和元妃》:“郡王 阿达礼 、辅国公 扎哈纳 当妃丧作乐,皆坐夺爵。”...

赋诗的意思:吟诗;写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兼才的意思:见“ 兼材 ”。...

君臣的意思:(1).君主与臣下。《易·序卦》:“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唐 韩愈 《送浮屠文畅师序》:“彼见吾君臣父子之懿,文物事为之盛,其心有慕焉。” 宋 范仲淹 《阳礼教让赋》:“侯以明之,罔替君臣之义;礼无违者,遂诣宾主之情。”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当日君臣荒乐,文武酣嬉之状,如遇目前。”(2).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 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云笈七籤》卷六六:“君臣相得,浮沉得度,药物和合,即神仙之要妙...

临淄的意思:齐国 故城。在 山东省 淄博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名 营丘 , 齐胡公 迁都 薄姑 , 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 。 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 ,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黥面的意思:于面额上刺字,以墨涅之。(1)古代的一种风俗。《汉书·匈奴传上》:“ 匈奴 法, 汉 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 王乌 , 北地 人,习 胡 俗,去其节,黥面入庐。”《后汉书·东夷传·倭》:“男子皆黥面文身。”(2)古代的一种肉刑。《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汉 律,罪人妻子没为奴婢,黥面。”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国初救弊》:“ 建州 民二人,本田家客户,尝於主家塘内,以锥刺得鱼一斤半,并杖脊,黥面,送闕下。”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借蟹讥权贵》:“ 宋 朱勔 横於 吴中 ,时有...

入中的意思:宋 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己亥,詔三司, 河北 入中粮草復行见钱法。”...

诗毫的意思:写诗之笔。 宋 吕陶 《云顶山》诗:“尽手矜妙逸,诗毫事奔骋。”...

书堂的意思:(1).学堂。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就经黌舍,略见书当;习武兵栏,偏知剑术。”《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达生 辞了母亲,又到书堂中去了。”(2).书房。 唐 赵嘏 《送权先辈归觐信安》诗:“小斋松岛上,重叶覆书堂。” 宋 陆游 《戏咏闲适》:“暮秋风雨暗江津,不下书堂已过旬。”...

司衡的意思:(1).主管;主宰。 南朝 宋 谢庄 《宋明堂歌·歌赤帝》:“龙精初见大火中,朱光北至圭景同。帝在在离寔司衡,水雨方降木槿荣。”(2).犹言宰衡。 宋 罗泌 《路史·后记九上·高辛氏》:“ 羿 以善射服事先王,乃命司衡赐以累矰、彤弓、蒿矢。”参见“ 宰衡 ”。(3).负责评阅试卷。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一·榜后误失硃卷》:“同一失硃卷也,而评议异同如此,盖其时司衡者,物情有与有不与,故当事者之苛恕亦因之。” 清 戴名世 《<闽闱墨卷>序》:“获从诸君子之后,而荷司衡之任。”...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文章的意思:[释义](1) (名)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2) (名)泛指著作。 (3) (名)比喻暗含的意思。 (4) (名)关于事情的做法。 [构成]偏正式:文(章 [例句]好文章很多。(作主语)此话大有文章。(作宾语)...

呜呼的意思:[释义](1) (叹)〈书〉表示叹息。 (2) 指死亡。他一命呜呼。(作谓语) [同音]乌乎、乌呼...

行年的意思:(1).经历的年岁,指当时年龄。《荀子·君道》:“以为好丽邪?则夫人行年七十有二,齳然而齿堕矣。” 唐 杜甫 《狂歌行赠四兄》:“与兄行年校一岁,贤者是兄愚者弟。” 清 钮琇 《觚賸·巡检附魂》:“戏语之曰:‘贵司行年几何?’则拱而对曰:‘卑职犬马齿五十七矣。’”(2).指将到的年龄。《南齐书·武帝纪》:“詔曰:‘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是日上崩,年五十四。” 清 李调元 《剿说》卷二:“《水经注》:‘ 吕望 行年五十,卖食 棘津 。’行,将也……行年,犹云年将,倒文也。”(3...

知几的意思: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易·繫辞下》:“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凟,其知几乎?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后汉书·袁绍传》:“监军之计,在於持牢,而非见时知几之变也。” 唐 吴筠 《览古》诗之十二:“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 清 方文 《赠钱驭少》诗之二:“ 伯子 知几早,逃名 震泽 西。”...

中书的意思:(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汉书·儒林传·孔安国》:“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 霸 以能为《百两》徵,以中书校之,非是。” 颜师古 注:“中书,天子所藏之书也。”《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 李贤 注:“中书,内中之书也。”《三国志·吴志·孙亮传》“日於苑中习焉” 裴松之 注引《吴历》:“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 汉 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

中书堂的意思:中书省的政事堂。 唐 杜甫 《莫相疑行》:“集贤学士如堵墙,观我落笔中书堂。” 仇兆鳌 注:“ 李华 《中书政事堂记》: 武德 以来,於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高宗 光宅 元年, 裴炎 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事堂於中书省。” 宋 陆游 《送襄阳郑帅唐老》诗:“武能防秋 北平 道,文合落笔中书堂。”...

才夸八斗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