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耆寿民旧作城头望雪
清 · 毓朗
冰海风来林谷响,雪大如轮小如掌。
初惊老木著春花,继讶幽襟作秋爽。
天低已疑宇宙隘,眼明陡觉庭院敞。
更上城头望匡庐,浩渺光中失粒坱。
欲寻奇趣无中边,那更穷幽问罔象。
万弩钱塘潮上时,千里平沙日初晃。
玉龙战罢云偶开,恍惚晶莹见颅颡。
松林得雪已奇绝,城上吟诗气无两。
茫茫银海坐危楼,波平不复劳双桨。
不嫌觅句禁体物,生恐抽刀断马鞅。
一时豪兴无古人,此日胸中余妙想。
曲高和寡继者谁,缡褷舞鹤失圆吭。
初惊老木著春花,继讶幽襟作秋爽。
天低已疑宇宙隘,眼明陡觉庭院敞。
更上城头望匡庐,浩渺光中失粒坱。
欲寻奇趣无中边,那更穷幽问罔象。
万弩钱塘潮上时,千里平沙日初晃。
玉龙战罢云偶开,恍惚晶莹见颅颡。
松林得雪已奇绝,城上吟诗气无两。
茫茫银海坐危楼,波平不复劳双桨。
不嫌觅句禁体物,生恐抽刀断马鞅。
一时豪兴无古人,此日胸中余妙想。
曲高和寡继者谁,缡褷舞鹤失圆吭。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毓朗的《和耆寿民旧作城头望雪》描绘了冬日雪景中的独特感受。首联以“冰海风来林谷响,雪大如轮小如掌”展现了风起雪落时的壮丽景象,将大雪比喻为车轮和手掌,形象生动。接着,“初惊老木著春花,继讶幽襟作秋爽”写出了雪后树木焕发生机,给人清新凉爽之感。
诗人通过“天低已疑宇宙隘,眼明陡觉庭院敞”表达了雪后视野开阔,天地一新的体验。登高远望,庐山在雪光中若隐若现,令人心旷神怡。“欲寻奇趣无中边,那更穷幽问罔象”则流露出对雪景无尽探索的兴致。
接下来,诗人以钱塘江潮涌和玉龙(指雪山)云开的意象,进一步渲染雪后的壮美。在城楼上吟诗,诗人情绪高昂,与松林雪景相映成趣。然而,他也担心过于沉迷于美景会妨碍创作,表达出对诗歌创作的严谨态度。
最后,诗人感慨“一时豪兴无古人”,赞美自己今日的创作灵感,但又担忧后继无人能理解或追随这种高雅的趣味。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和个人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