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合州写怀二首(其二)赏析

合州写怀二首(其二)

明 · 梁潜
水合交层浪,峰回出翠鬟。
云随村艇去,鸥趁洑波还。
斗酒相忘甚,寸心如此闲。
不应篷底醉,过却钓鱼山。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梁潜的《合州写怀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首句“水合交层浪”展现了江水波光粼粼,层层叠叠的浪花相接,显示出水势的深邃与动态。次句“峰回出翠鬟”则以女性发髻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峦起伏,如同秀发般青翠迷人。

第三句“云随村艇去”,写云彩随着小船在江面上飘荡,流露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最后一句“鸥趁洑波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宁静,鸥鸟乘着水流的波动悠然归巢,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人通过“斗酒相忘甚”表达与朋友畅饮的忘我之态,而“寸心如此闲”则直接抒发内心闲适之情。最后两句“不应篷底醉,过却钓鱼山”,诗人自嘲说,即使在船篷下醉倒,也不应错过沿路如画的钓鱼山景,流露出对美景的留恋和珍惜。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合州的山水风光,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词语解释

不应的意思:(1).不响应;不应和。《墨子·旗帜》:“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荀子·正论》:“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有也。”(2).不回答;不答应。《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儘夫人问当,夫人説话,不应一句。”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陈霞仙》:“女力劝之纳簉室,生终不应,曰:‘百岁欢娱,能有几何,岂可使他人间之哉!’”(3).不符合;不应验。《韩非子·存韩》:“若臣斯之...

翠鬟的意思:(1).妇女环形的发式。 唐 高蟾 《华清宫》诗:“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越叹》:“春衫袖,血泪斑,风沙满面捲翠鬟。”(2).指美女。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3).比喻秀丽的山峦。 宋 杨万里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诗:“西峴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镜晨当扫黛初。”...

村艇的意思:农家用的小船。 清 郑燮 《村居》诗:“村艇隔烟呼鸭鶩,酒家依岸紥篱笆。”...

寸心的意思:◎ 寸心 cùnxīn(1) [feelings]∶微小的心意略表寸心(2) [in mind]∶心;心里得失寸心知...

钓鱼的意思:◎ 钓鱼 diàoyú[go fishing;angle or fish with a hook and line] 用钓具捕鱼...

斗酒的意思:亦作“鬭酒”。比酒量。 唐 杜牧 《街西长句》:“游骑偶同人鬭酒,名园相倚杏交花。” 清 陈维崧 《菩萨蛮·为竹逸题徐渭文画紫牡丹》词:“年时鬭酒红栏下,一丛姹紫真如画。” 清 陈于王 《燕九竹枝词》之九:“观傍培塿氍毺新,酒市争看鬭酒人。”...

过却的意思:过去。 南唐 冯延巳 《思越人》词:“酒醒情怀恶,金缕褪玉肌如削。寒食过却,海棠零落。”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才情雅致》:“任流光过却,归来洞天自乐。”...

合交的意思:犹结交。《孙子·九地》:“交地则无絶,衢地则合交。” 曹操 注:“结诸侯也。”...

篷底的意思:谓船篷之下。指船舱。 唐 杜牧 《独酌》诗:“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唐 杜荀鹤 《溪兴》诗:“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甌篷底独斟时。”...

如此的意思:[释义](副)这样(表示强调或肯定某种情况)。 [构成]动宾式:如|此 [例句]如此勇敢。(作状语)...

水合的意思:◎ 水合 shuǐhé[hydrate] 使某物吸收水,与水结合或者与氢及氢氧根按二者生成水的比例结合(如借化学反应或吸附);使…水合...

相忘的意思:彼此忘却。《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宋 苏轼 《送穆越州》诗:“江海相忘十五年,羡君松柏蔚苍颜。” 白采 《被摈弃者》:“我宝宝一天一天的烦聒我,同伴都像与我相忘了。”...

鱼山的意思:(1).《法苑珠林》卷四九:“﹝ 陈思王 曹植 ﹞赏游 鱼山 ,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唄,撰文製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於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经师论》:“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 鱼山 之神製。” 清 曹寅 《西村师教予导引却病》诗之二:“堂策萧萧一衲温, 鱼山 清梵许同论。”(2).山名。即 鱼条山 ,在 河北 满城 西北。形如巨鱼,故名。(3).山名。在 山东 东阿 西。《史记·河渠书》“ 吾山 平兮 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