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溪元日绝句三首
长閒渐悟贫犹病,未醉终知浊是贤。
辽鹤缡褷去不回,江豚吹浪复相催。
一尊坐对修罗世,噀酒谁能灭火来。
皂帽忧时意自高,精神宁为作诗劳。
书蟫老我愁秦火,何术能教鲁壁逃。
词语解释
不信的意思:(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不回的意思:正直,不行邪僻。《诗·大雅·旱麓》:“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高亨 注:“回,邪僻。此言君子以正道求福。”《后汉书·侯霸传》:“﹝ 霸 ﹞在位明察守正,奉公不回。”《新唐书·郗士美传》:“﹝ 士美 ﹞自拾遗七迁至中书舍人,处事不回,为宰相 元载 所忌。” 明 何景明 《用直篇》:“行高而不回,言危而不逊。”...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寂寂的意思:◎ 寂寂 jìjì[still;quietly;silently] 形容寂静寂寂人定初。——《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庭院寂寂。——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寂寂荒山...
渐悟的意思:佛教语。谓渐次修行,心明累尽,方能达到无我正觉境界。与“顿悟”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辩宗论》:“释氏之论,圣道虽远,积学能至,累尽鉴生,不应渐悟。”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昙斌》:“﹝ 曇斌 ﹞初止 新安寺 ,讲《小品》、《十地》,并申顿悟、渐悟之旨。”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顿悟、渐悟之争,在 宋 初称甚盛。”...
江豚的意思:通称“江猪”。哺乳动物,形状像鱼,无背鳍,头短,眼小,全身黑色。吃小鱼和其他水生小动物。我国 长江 和 印度 大河中常可见到。《文选·郭璞<江赋>》:“鱼则江豚海狶。” 李善 注引 沉怀远 《南越志》:“江豚似猪。”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海豚鱼》﹝集解﹞引 陈藏器 曰:“江豚生江中,状如海豚而小,出没水上,舟人候之占风。”...
椒盘的意思:盛有椒的盘子。古时正月初一日用盘进椒,饮酒则取椒置酒中。 唐 杜甫 《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尔雅翼·释木三》:“后世率以正月一日,以盘进椒,饮酒则撮真酒中,号椒盘焉。” 元 贯云石 《新水令·皇都元日》套曲:“梅花枝上春光露,椒盘杯里香风度。”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昧爽闔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飫蒸糕,呷粉羹。”...
精神的意思:[释义](1) (名)表现出来的活力(基本义)。振作精神。(作宾语) (2) (形)活跃;有生气。这孩子长得怪精神的。(作补语) [构成]并列式:精+神 [例句]〈外〉日语。...
老我的意思:老人的自称。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黄成父还朝》词:“老我伴身惟有影,倚徧风轩月榭。”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和信守郑舜举蔗庵韵》词:“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 金 李纯甫 《送李经》诗:“髯 张 元是人中雄,喜如俊鶻盘秋空。怒如怪兽拔枯松,老我不敢婴其锋。”...
辽鹤的意思:(1).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 唐 刘禹锡 《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 辽 鹤乍飞迴。” 宋 周邦彦 《点绛唇·伤感》词:“ 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元 赵孟頫 《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 宁调元 《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2). 辽东 人 丁令威 ,学道后化鹤归 辽 ,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 ...
鲁壁的意思:(1).《〈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 、 夏 、 商 、 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 唐玄宗 《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 宋 陆游 《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 明 何景明 《寄徐博士二十二韵》:“ 鲁 壁藏书日, 齐 门鼓瑟年。”(2).指蝌蚪文书法。 宋 苏轼 《文勋篆铭》:“ 安国 用...
灭火的意思:◎ 灭火 mièhuǒ(1) [extinguish a fire;put out a fire]∶把火弄灭(2) [cut out an engine;die]∶使发动机熄火马达在小山上灭火了...
秦火的意思:指 秦始皇 焚书事。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五:“ 秦 火不爇舌, 秦 火空爇文。” 宋 陆游 《鼠败书》诗:“坐令 汉 篋亡,不减 秦 火厄。” 明 方孝孺 《有子》:“不幸重之以 秦 火, 孔子 之微言几不復存。”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五:“心与智不调,请寻一 桃源 ,避此 秦 火。”...
时意的意思:指时人的意思。 晋 王羲之 《遗谢安书》:“仓督监耗盗官米,动以万计,吾谓诛翦一人,其后便断,而时意不同。”...
书蟫的意思:即书鱼。 明 徐贲 《丙午中秋过张文学宅看月》诗:“自怜下界苦迫塞,未得变化同书蟫。” 清 黄宗羲 《陈乾初墓志铭》:“世智限心,如以太牢,飫彼书蟫,欲抹微言,与时浮沉。”参见“ 书鱼 ”。...
岁年的意思:(1).年月;时光。 唐 刘知几 《史通·自叙》:“旅游 京 洛 ,颇积岁年。”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积有岁年。” 明 高启 《松隐居为戴叔能赋》诗:“山中相依岁年久,羡君独结苍髯叟。” 康有为 《大同书》乙部第三章:“且移无用之岁年为有用之岁年,移空费之脑力为实益之脑力。”(2).一年。指短时间。 清 恽敬 《与汤敦甫书》:“春间得復书,儒者之气盎然楮墨,及读其辞,益知先生之所养,非岁年所能至也。”...
为作的意思:(1).造作;做作。 汉 王符 《潜夫论·贤难》:“豕俛仰嚘咿,为作容声,司原愈益珍之。” 唐 柳宗元 《辩<列子>》:“其文辞类《庄子》,而尤质厚,少为作。”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三折:“那婆娘打扮来便似女猱,全不似好人家苗条,上坟处説不尽乔为作。”(2).犹作为;行为。 唐 李翱 《去佛斋论》:“使佛生於中国,则其为作也必异於是。”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风俗习惯道德宗教趣味好尚言语暨其他为作,俱欲去上下贤不肖之间,以大归乎无差别。”...
修罗的意思:梵语Asura的译音,“ 阿修罗 ”的省称。意译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 印度 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住在海底,常与天神战斗。佛教采用其名,把它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 唐 吕岩 《敲爻歌》:“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来遇魔》:“生平慾怒逞豪雄,貌似修罗气吐虹。”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之作》诗:“总为修罗能障日,迁延酿祸至今貽。”...
一尊的意思:(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
忧时的意思:忧念时事。 明 刘基 《次韵和孟伯真感兴诗》:“避难移家适远乡,忧时一夜百回肠。”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於是朝廷赠答之风衰,草野忧时之言作矣。”...
皂帽的意思:亦作“皁帽”。黑色帽子。《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寧 常著皁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 唐 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扁舟不独如 张翰 ,皁帽应兼似 管寧 。” 刘成禺 《洪宪纪事诗》之一四六:“清明一片 龙泉 水,皂帽青衫发古情。”...
自高的意思:(1).自然高大。《庄子·田子方》:“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脩焉。” 唐 魏徵 《论治疏》:“又天居自高,龙鳞难犯,在於造次,不敢尽言。”(2).自傲;抬高自己。《后汉书·袁绍传》:“性矜愎自高,短於从善,故至於败。” 宋 陈亮 《甲辰秋答朱元晦书》:“后生小子遂以某为假 伯恭 以自高,痴人面前真是不得説梦。”《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殷 家女子倒百般好,只有些儿毛病,专一恃贵自高,不把公婆看在眼里。”(3).犹自重;自珍。《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庭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