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端州杂诗又十一首(其二)赏析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其二)

清 · 钱澄之
相公再出辅吾君,捧诏趋朝亦太勤。
老子未惭「长乐」号,大夫难悔美新文!露章谏议先时去,抗疏班行迥不闻。
风节最称金给事,依违也畏李将军。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端州杂诗又十一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再次辅佐君王的宰相的赞美与感慨。

首联“相公再出辅吾君,捧诏趋朝亦太勤。”赞扬了这位宰相再度出仕辅佐君主,捧着诏书匆忙赴朝的勤勉精神。这里通过“捧诏”和“趋朝”的动作,形象地展现了宰相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忠诚心。

颔联“老子未惭‘长乐’号,大夫难悔美新文!”运用了典故,以“老子”自比,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但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不会因年岁而后悔自己的作为。“长乐”号可能是指一种象征长寿和快乐的称号或状态,“美新文”则暗示了宰相的政绩和文章之美。这两句既是对宰相的赞誉,也是对自己或他人在晚年仍能保持积极态度的鼓励。

颈联“露章谏议先时去,抗疏班行迥不闻。”描述了宰相在恰当的时机提出谏言,但其声音却在群臣之中显得格外突出,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响。这反映了政治环境中的复杂性和谏言的不易被采纳,同时也体现了宰相敢于直言的勇气和智慧。

尾联“风节最称金给事,依违也畏李将军。”进一步赞扬了宰相的高风亮节,即使在面对权势时也能坚守原则,不为所动。这里的“金给事”可能是指历史上以正直著称的官员,而“李将军”则可能是某种象征,代表了权力或权威。整句话表达了对宰相既能坚持原则又能审慎行事的敬佩之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宰相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勤勉、正直、敢于谏言的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性和政治斗争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