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茅山洞口赏析

茅山洞口

唐 · 綦毋潜
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
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
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

拼音版原文

huáyángxiāndòngkǒubànlǐngyúnkàn
yǎotiǎo穿chuāntáichàchíduìshítán

fāngsuímàizhuǎnshāojuéshuǐjīnghán
wèiguǒbiànjīnguīláinán

注释

华阳仙洞口:指通往仙洞的入口。
半岭:半山腰。
拂云:云雾缭绕。
窈窕:形容小径弯曲而幽深。
穿:穿过。
苔壁:长满青苔的石壁。
差池:错落有致。
石坛:石头堆砌的平台。
地脉:地势、山脉走势。
水晶寒:比喻清凉如水晶般。
未果:没有结果,指修炼未成。
变金骨:修炼成仙,骨骼变为金色。
兹路:这条路。
难:困难。

翻译

华阳仙洞的入口处,半山腰上云雾缭绕。
弯曲的小径穿过长满青苔的石壁,两侧是对着石坛的错落景象。
道路随着地势蜿蜒曲折,渐渐感受到水晶般的清凉。
还没能修炼成仙骨,返回此路已是艰难无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华阳仙洞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华阳仙洞口,半岭拂云看”两句,诗人以宏伟的画面展现了仙洞雄伟的气势,半山而上,便是云雾缥绕,可见仙洞之高远与神秘。

接着,“窈窕穿苔壁,差池对石坛”一段,则细腻地描摹洞中的景致。洞内幽深,苔藓覆盖其壁;外有潺潺小溪,与石制的坛相对峙立,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

“方随地脉转,稍觉水晶寒”两句,诗人随着山间的地脉游走,感受到了地势的变化,同时也体验到清晨或深夜时分那般的凉气和湿润,这里的“水晶寒”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纯净而又冷冽的感觉。

最后,“未果变金骨,归来兹路难”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修炼成仙、变化金刚之体的向往,以及面对如此险峻山路和艰深洞穴,归途时的心境复杂。这里的“未果”表达了尚未达到理想境界的感慨,而“兹路难”则是实实在在的困顿与挑战。

整首诗通过对仙洞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追求的深切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