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书
凭我誇强项,逄人自折腰。
纷纭惊积牍,奔走溷卑寮。
仙令俱虚语,几人王子乔。
鉴赏
这首明代申佳允的《除书》描绘了官员在夏季接到任命书后的情景。"除书六月下",简洁地交代了时间背景,暗示着新官上任的季节。"束带促星轺",通过束带疾行的形象,展现出诗人急于赴任的急切心情和职位的尊贵象征。
"凭我誇强项",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与刚毅,暗示他有坚定的个性和不轻易屈服的决心。"逢人自折腰"则反讽了官场中常见的逢迎之态,诗人表示自己不会轻易向他人低头。
"纷纭惊积牍"描述了文书堆积如山的工作状态,显示出繁忙的政务压力。"奔走溷卑寮"进一步揭示了诗人身处低微官职,但仍需奔波劳碌的境况。
最后两句"仙令俱虚语,几人王子乔",以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隐喻,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感慨,暗含对官场虚伪和难以寻觅真正自由的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反映了官场的现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词语解释
奔走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急走;跑。 (2) (动)不辞劳苦地到处急忙活动;着重指为一定目的而到处活动。 [构成]偏正式:奔〔走 [例句]奔走相告。(作状语)四处奔走。(作谓语)[同义]奔波...
除书的意思:(1).拜官授职的文书。 唐 韦应物 《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宋 陆游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纷纭的意思:[释义](形)(言论、事情等)多而杂乱。联绵式。头绪~。(作谓语)众说~,莫衷一是。(作状语)...
积牍的意思:累积的公文。牘,古代写字用的木片,后世泛称公文。 明 袁宏道 《乞改稿一》:“矧今呻吟牀笫……尚安能任兹剧邑,消尘案之积牘,理已棼之乱丝哉?” 明 袁宏道 《乞改稿二》:“职思县务荒废,久卧非体,于初十日勉出后堂,料理积牘。”...
六月的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强项的意思:强项:亦作“ 彊项 ”。 1.谓刚正不为威武所屈。《后汉书·杨震传》:“帝尝从容问 奇 曰:‘朕何如 桓帝 ?’对曰:‘陛下之於 桓帝 ,亦犹 虞 舜 比德 唐 尧 。’帝不悦曰:‘卿强项,真 杨震 子孙。’” 唐 刘知几 《史通·直书》:“夫世事如此,而责史臣不能申其强项之风,励其匪躬之节,盖亦难矣!” 明 王世贞 《鸣凤记·幼海议本》:“ 董兄 如此忠鯁,也不愧 董宣 之强项了。”《文明小史》第四六回:“将来回国,有什么交涉,就可以据理力争,虽然不中用,也落一个强项之名。”参见“ 强项令 ”。(2)....
人王的意思:指帝王。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况我有慧日明炬,如风宝车,济是沉舟,能升彼岸,固宜光宣正法,影响人王者乎!”...
束带的意思:◎ 束带 shùdài(1) [band]∶腰带一类的带子(2) [dress up]∶指整饰衣冠束带立于朝...
王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仙令的意思:对县令的美称。 明 唐顺之 《送朱建阳》诗:“道旁桃李烂春晴,可怜仙令看花行。” 清 陈维崧 《秋霁·送江辰六之任益阳》词:“江山未老,又逢仙令栽花到。”...
星轺的意思:使者所乘的车。亦借指使者。 唐 宋之问 《奉和梁王宴龙泓应教》:“水府沦幽壑,星軺下紫微。” 唐 白居易 《奉使途中戏赠张常侍》诗:“早风吹土满长衢,驛骑星軺尽疾驱。” 明 陆采 《明珠记·煎茶》:“曙光高,马嘶人起,梳洗上星軺。” 明 叶盛 《水东日记·记王轸父家书事》:“何冀上闻於天闕,过承下逮於星軺。” 清 方文 《送白安石先生司理滇南》诗之二:“水驛轻装偕今子,星軺絶域访遗贤。”...
虚语的意思:(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
月下的意思:(1).月光之下。 南朝 梁武帝 《七夕》诗:“白露月下团,秋风枝上鲜。” 前蜀 韦庄 《捣练篇》:“临风縹緲叠秋雪,月下丁冬擣寒玉。” 宋 文同 《莲赋》:“张翠帷於月下兮,列綵仗於烟际。” 元 刘因 《采石图》诗:“平生曾有 金陵 梦,似记扁舟月下归。” 清 阮大鋮 《燕子笺·双逅》:“闪得我月下星前,独自孤单。”(2).指月下老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参见“ 月下老人 ”。...
折腰的意思:◎ 折腰 zhéyāo(1) [bow]∶弯腰行礼,现引申作“倾倒”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2) [debase oneself]∶屈身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子乔的意思:春秋 时神话传说人物。《孝经援神契》:“ 鲁哀公 十四年, 孔子 夜梦 三槐 之间, 丰沛 之邦,有赤烟起。乃呼 颜渊 、 子夏 往视之。驱车到 楚 西北 范氏街 ,见芻儿捕麟,伤其前左足,薪而覆之。 孔子 曰:‘儿来,汝姓为谁?’儿曰:‘吾姓 赤诵 ,名 子乔 ,字 受纪 。’”按,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作“时乔”,《初学记》卷二九作“时侨”。...
王子乔的意思:(1).传说中的仙人名。 汉 刘向 《列仙传·王子乔》:“ 王子乔 者, 周灵王 太子 晋 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 伊 洛 间,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见 柏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时,果乘鹤驻山头,望之不可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又谓, 王子乔 曾至 锺山 ,获《九化十变经》,以隐遁日月,游行星辰,后以疾终。其墓在 景陵 , 战国 时有发其墓者,见一剑,正要取视,其剑忽然上飞去。事见《太平御览》卷六六五。《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