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宫怨二首(其一)
独有君王遥认得,扇开双尾簇红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中的凄美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宫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怨。"万年枝上月团团",以满月映照千年古树,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永恒感和空间的辽阔感,暗示着故事背景的深远与历史的厚重。"一色珠衣立露寒",女子穿着珠光宝气的衣裳,独自站在露水寒凉之中,既表现了她的华贵,也暗示了她处境的孤寂与寒冷。
"独有君王遥认得,扇开双尾簇红鸾",点明了女子的身份与命运。"君王"象征权力与地位,而"遥认得"则表达了君王对女子的特殊关注或情感,但这种关注并未能改变女子的命运。"扇开双尾簇红鸾",扇子展开,双尾簇拥着红鸾,可能寓意着女子内心的渴望与希望,或是某种象征性的寄托,但具体指向需结合整首诗的意境与情感来理解。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深宫女子的孤独、哀愁以及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是元末明初时期宫廷生活与女性命运的深刻写照。
词语解释
独有的意思:(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
红鸾的意思:(1).神话传说中的红色仙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五七:“忽闻下界笙簫曲,斜倚红鸞笑不休。” 前蜀 杜光庭 《题都庆观》诗:“三仙一一驾红鸞,仙去云閒遶古坛。”(2).旧时星命家所说的吉星,主婚配等喜事。《水浒传》第一○四回:“目下红鸞照临,应有喜庆之事。”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效颦》:“想红鸞天喜,未曾交运。” 清 李渔 《蜃中楼·耳卜》:“想此行呵,定有红鸞佳信。”...
君王的意思:◎ 君王 jūnwáng[monarch; emperor] 古称天子或诸侯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君王与沛公饭。...
认得的意思:◎ 认得 rèndé(1) [know]∶认识这位同志你认得吗?(2) [recognize]∶认出;知道我已不认得这个学校了...
上月的意思:(1).上弦月。 南朝 梁 刘孝绰 《饯张惠绍应令》诗:“鲜云积上月,冻雨晦初阳。”(2).前月。《红楼梦》第二回:“我这女学生名叫 黛玉 ……可惜上月其母竟亡故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二回:“ 鸿甫 的老婆,上月在 上海 死了,所以 景翼 穿了重孝。” 丁玲 《奔》:“上月不知怎的,他眼一花,只听见一声喊,他就昏倒在地上。”...
团团的意思:◎ 团团 tuántuán(1) [round;circular;round and round of]∶圆圆的样子团团似明月(2) [fat]∶引申为肥胖面团团(3) [round moon]∶圆月长风送荡漾,浩露洗团团。——宋· 孔平仲《月夜》(4) [clustering]∶簇聚的样子树碧团团(5) [rounding;around]∶围绕、旋转的样子团团一遭土墙(6) [whole;everywhere]∶全部;到处团团寻踪迹(7) [ball]∶球状物捏成团团...
万年的意思:◎ 万年 wànnián[ten thousand years;all ages;eternity] 极其久远的年代...
一色的意思:(1).单色;一种颜色。《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宋 欧阳修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诗:“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烟墩》:“你站立墩上,凭堞远眺,俯瞰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沧海,遥瞻那峰峦千里岚气迷蒙的群山。”(2).一种;一类。《唐六典·户部尚书·金部郎中》:“ 开元 二十年敕,以为﹝俸食﹞名目虽多,料数先定,既烦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 唐 刘肃 《大唐...
月团的意思:(1).团茶的一种。 唐 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开缄宛见諫议面,手閲月团三百片。” 宋 秦观 《秋日》诗之二:“月团新碾瀹花甆,饮罢呼儿课《楚词》。” 宋 无名氏 《李师师外传》:“月团、凤团、蒙顶等茶百斤。” 清 孙枝蔚 《雪中忆吴宾贤》诗:“平生不识 孟諫议 ,何人为寄月团茶。”(2).墨名。 宋 陶穀 《清异录·文用》:“ 徐鉉 兄弟工翰染,崇饰书具,尝出一月团墨曰:‘此价值三万。’”...
万年枝的意思:(1).树名。即冬青。 南朝 齐 谢朓 《直中书省》诗:“风动万年枝,日华承露掌。” 唐 上官仪 《咏雪应诏》:“幸因千里映,还绕万年校。”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沿袭》:“万年枝, 江 左谓之冬青。”一说即檍木。见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花木》。(2).指年代悠久的大树。 唐 韩偓 《鹊》诗:“莫怪天涯栖不稳,託身须是万年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