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阙里谒后有作
明 · 程敏政
洛水初传道己南,后生何幸此庭参。
一时气数存虹井,万古仪刑仰晦庵。
尘锁断碑馀劫火,山围新庙拥祥岚。
正心诚意言犹在,三复无能祗自惭。
一时气数存虹井,万古仪刑仰晦庵。
尘锁断碑馀劫火,山围新庙拥祥岚。
正心诚意言犹在,三复无能祗自惭。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程敏政对文公阙里(孔子故里)的瞻仰和感怀之作。首句“洛水初传道己南”,以洛水流经孔子旧居,象征儒家之道流传深远;“后生何幸此庭参”表达后世学子能亲临圣贤之地的荣幸。接下来,“一时气数存虹井”赞美孔子的智慧如同虹井,长久不衰,“万古仪刑仰晦庵”则强调其道德典范的地位,人们长久以来都仰望他的教诲。
“尘锁断碑馀劫火”描绘了历史沧桑,尽管碑文残破,但仍能感受到孔子思想历经劫难而留存。“山围新庙拥祥岚”则描绘了孔子庙宇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祥瑞,暗示着儒家文化的延续。
最后两句“正心诚意言犹在,三复无能祗自惭”,诗人深感孔子教导的“正心诚意”之理仍然鲜活,自己反复体味却仍觉不足,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自我反省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体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深深敬仰和对自己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