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黄汪千惠茗
明 · 成鹫
老僧长斋三十年,眼前世味皆腥膻。
清泉白石供饮漱,浓华澹薄殊天渊。
年来衰病且消渴,地炉活火时烹煎。
非无村茶及野荈,入口羞涩如戈鋋。
我闻武夷之山山九曲,三十六峰名洞天。
中间草木蕴灵气,紫茸绿叶生春前。
山人摘茶带星月,提筐归去凌朝烟。
风时火候发香味,心灵手敏通经权。
三瞻四顾方什袭,奇货可居稀入廛。
知音千里远相访,杖头罄解青蚨钱。
一朝驰入大庾岭,真香真色犹新鲜。
老僧内热唇齿燥,闻名注想空垂涎。
多谢主人黄叔度,散步行歌来日暮。
袖中分得建溪春,留与枯禅作甘露。
千顷汪波见素心,两腋清风涤烦虑。
惊起林间病渴人,相呼相唤吃茶去。
清泉白石供饮漱,浓华澹薄殊天渊。
年来衰病且消渴,地炉活火时烹煎。
非无村茶及野荈,入口羞涩如戈鋋。
我闻武夷之山山九曲,三十六峰名洞天。
中间草木蕴灵气,紫茸绿叶生春前。
山人摘茶带星月,提筐归去凌朝烟。
风时火候发香味,心灵手敏通经权。
三瞻四顾方什袭,奇货可居稀入廛。
知音千里远相访,杖头罄解青蚨钱。
一朝驰入大庾岭,真香真色犹新鲜。
老僧内热唇齿燥,闻名注想空垂涎。
多谢主人黄叔度,散步行歌来日暮。
袖中分得建溪春,留与枯禅作甘露。
千顷汪波见素心,两腋清风涤烦虑。
惊起林间病渴人,相呼相唤吃茶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品尝珍贵的武夷山茶叶后,对茶叶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对比老僧日常饮食的腥膻与清泉白石的纯净,突出了茶叶的高雅与清新。老僧因年老体衰而渴望茶叶的滋润,但村茶和野荈却让他感到羞涩难以下咽。他听说武夷山的茶叶品质非凡,蕴含灵气,由山人精心采摘,经过恰当的烘焙,香气四溢,成为难得的珍品。诗中提到千里之外的知音黄叔度,不远万里前来品尝这稀有的茶叶,并慷慨解囊。茶叶被精心保存,色泽鲜美,不仅满足了老僧的口腹之欲,也洗涤了他的心灵,让病渴之人得到慰藉。诗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茶叶的魅力,以及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