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庐山与尘异第一次对雪二首(其二)
明 · 释函是
君看五老与天齐,错落群峦影渐低。
地轴压沉茅屋在,星辰无恙野云迷。
青青草树难为色,白白津梁易上泥。
一夜红炉销不尽,晓疑明月满峰西。
地轴压沉茅屋在,星辰无恙野云迷。
青青草树难为色,白白津梁易上泥。
一夜红炉销不尽,晓疑明月满峰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在大雪覆盖下的独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
首联“君看五老与天齐,错落群峦影渐低。”以夸张的手法,将五老峰与天相接,群山在大雪中显得更为错落有致,山影在雪的覆盖下逐渐低垂,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
颔联“地轴压沉茅屋在,星辰无恙野云迷。”通过“地轴压沉”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大雪给地面带来的压力,使得茅屋仿佛被压沉其中。同时,夜空中的星辰虽未受影响,但被弥漫的野云遮掩,增添了几分朦胧之美。
颈联“青青草树难为色,白白津梁易上泥。”转而描写雪后草木与道路的变化。青翠的草木在雪的覆盖下失去了原有的颜色,而原本干涸的津梁(渡口或桥梁)则因积雪而变得泥泞不堪,展现出雪后环境的另一面。
尾联“一夜红炉销不尽,晓疑明月满峰西。”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即使一夜之间红炉的热量无法完全消融积雪,但在清晨时分,诗人却仿佛看到明月照亮了山峰的西面,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庐山雪景的独特感悟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化,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感慨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