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明皇击梧桐图赏析

明皇击梧桐图

金 · 冯璧
三郎耳谱趁花奴,风调才情信有馀。
天宝错来非一拍,霓裳中节亦区区。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明皇击梧桐图》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唐明皇音乐才华的赞美与反思。首先,“三郎耳谱趁花奴”,巧妙地将唐明皇(李隆基)与著名的乐工花奴联系起来,暗示了唐明皇在音乐上的敏锐感知和高超技艺。这里的“趁”字,生动地表现了唐明皇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接着,“风调才情信有馀”,进一步赞扬了唐明皇不仅在音乐上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其风度、调性以及才华都极为丰富,这不仅是对他的音乐才能的肯定,也是对其整体人格魅力的赞赏。

然而,诗的后两句则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揭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悲剧性。“天宝错来非一拍”,“天宝”指的是唐玄宗统治的鼎盛时期,而“非一拍”则暗指即使在音乐上如此精通的唐明皇,在政治决策上也并非无懈可击,暗示了历史转折点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最后,“霓裳中节亦区区”,“霓裳”是唐明皇所作的著名舞蹈曲目,此处用以象征盛世的辉煌。然而,“区区”二字却表达了对这种辉煌背后可能隐藏的微小瑕疵或深层问题的思考,暗示了即便在艺术成就上达到极高的境界,也可能伴随着政治上的疏失或时代的局限。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既赞美了唐明皇在音乐领域的卓越成就,又深刻反思了其作为帝王在历史舞台上的角色与责任,以及个人才华与时代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

词语解释

才情的意思:[释义](名)才华,才思。 [构成]并列式:才+情 [例句]他才情出众;日后定能成为著名文人。(作状语)...

风调的意思:(1).人的品格情调。《北齐书·崔瞻传》:“ 偃 弟 儦 ,学识有才思,风调甚高。” 唐 白居易 《和殷协律琴思》:“秋水莲冠春草裙,依稀风调似 文君 。”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谒鲍》:“俺已看下 郑娘 小女,此女美色能文,颇爱慕 十郎 风调。” 清 侯方域 《李姬传》:“﹝ 李姬 ﹞少风调皎爽不羣。”(2).诗文的风格,格调。《诗人玉屑》卷十引 宋 李錞 《李希声诗话》:“古人作诗正以风调高古为主,虽意远语踈,皆为佳作。”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吾乡 陈星斋 先生《题画》云:‘秋似美人无碍瘦,...

花奴的意思:(1). 唐玄宗 时 汝南王 李琎 的小名。 琎 善击羯鼓。 唐 南卓 《羯鼓录》:“上( 玄宗 )性俊迈,酷不好琴。曾听弹琴,正弄未及毕,叱琴者出,曰:‘待詔出去!’谓内官曰:‘速召 花奴 将羯鼓来,为我解秽!’” 宋 范成大 《题<开元天宝遗事>》诗之一:“御前羯鼓透春空,笑觉 花奴 手未工。”参见“ 花奴鼓 ”。(2).猫。 宋 王洋 《酬凌季文过杨仲诚》诗:“日筛竹影花奴睡,人度禾场吠犬惊。”...

霓裳的意思:◎ 霓裳 nícháng[Nichang] 就是《霓裳羽衣曲》,唐代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情信的意思:真实可信。《庄子·应帝王》:“其知情信,其德甚真。” 成玄英 疏:“率其真知,情无虚矫,故实信也。”...

区区的意思:◎ 区区 qūqū(1) [trivial;trifling;small]∶小;少。形容微不足道区区之薛。——《战国策·齐策四》区区之地。——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何乃太区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区区百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区区之数区区五毛钱区区小事,何足挂齿(2) [heart]∶犹方寸。形容人的心区区之心(3) [I]∶旧时谦辞,我区区向往之至。——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4) (语气不庄重)此人非他,就是区区(5) [sincere;cordial]∶诚挚感...

三郎的意思:(1).古代三种郎官的合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司马贞 索隐:“三郎,谓中郎、外郎、散郎。” 张守节 正义引《汉书·百官表》:“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2). 唐 玄宗 小字。因其排行第三,故称。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三郎 紫笛弄烟月,怨如别鹤呼羈雌。”原注:“内中皆以上为 三郎 。” 宋 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 三郎 谓 明皇 也。 明皇 兄弟六人,一人早亡,胡 明皇 为太子时,号五王宅。 寧王 、 薛王 , 明...

天宝的意思:指天上的宝物,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中节的意思:(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易·蹇》:“《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孔颖达 疏:“得位居中,不易其节,故致朋来,故云以中节也。”(2).中期。《汉书·晁错传》:“ 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3).中等的节操。《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父事三人可以教孝矣,兄事五人可以教悌矣,友事十一人可以举善矣:中节也,中人附矣,犹未足也。’” 唐 李华 《三贤论》:“ 萧 ( 萧颖士 )若百鍊之钢,不可屈折,当废兴去就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