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甲子秋怀四首(其一)赏析

甲子秋怀四首(其一)

近现代 · 刘东父
谁弯强弩射涛头,一错终难铸九州。
绛阙只今馀宿莽,白云何处望高邱。
铜仙辞汉犹含泪,博浪椎秦竟乏谋。
破碎河山成底事,壮怀空作杞人忧。

词语解释

白云的意思:(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

博浪的意思:(1).地名。即 博浪沙 。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一》:“ 张良 以五世相 韩 ,椎 秦始皇 于 博浪 之中。”详“ 博浪沙 ”。(2).轻佻,风流。《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妇人便慌忙陪笑,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的十分博浪。”(3).谓放荡,放浪。《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底事的意思:(1).何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底》:“ 江 南俗语,问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来已入诗词中。” 陈毅 《为苏南磨擦答某君书》诗:“投降缘底事?敌伪已图穷。”(2).此事。 宋 林希逸 《题达摩渡芦图》诗:“若将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杀。” 清 李渔 《蜃中楼·怒遣》:“归向慈亲告,底事羞还怕。”...

含泪的意思:眼中蕴含着泪水。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 緑珠 含泪舞, 孙秀 强相邀。”《警世通言·崔衙内白鹞招妖》:“娘娘含泪而言:‘妾一身所有,皆皇上所赐。’”《明珠缘》第二八回:“两个掌家含泪道:‘孩子们平日跟爷,吃爷的,穿爷的,撰爷的钱;今日落难时,怎忍丢了爷去?’”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夫人﹞復手指 三郎 凄声含泪曰:‘是儿生也不辰,媪其善视之。’”...

河山的意思:[释义](名)指国家的疆土。 [构成]并列式:河+山 [例句]祖国的河山在我心中。(作主语)...

何处的意思: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怀空的意思:趁空。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俺先与妳妳説,则説 小梅 配绒线去,怀空走了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 小梅 这丫头看见我们意思不善,今早叫他配绒线去,不见回来,想是怀空走了。”...

绛阙的意思: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 晋 陆机 《五等论》:“鉦鼙震於閫宇,锋鏑流乎絳闕。” 唐 独孤及 《送陈兼应辟》诗:“相逢絳闕下,应道轩车迟。” 宋 苏轼 《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处。”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女﹞迎谓 许 曰:‘来从絳闕,暂寄红尘,三生夙契,今当与君偿之。’”...

九州的意思:[释义](名)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用作“中国”的代称。 [构成]偏正式:九(州...

破碎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破成碎块的;零碎的。这纸张年代太久;都破碎了。(作谓语) (2) (动)使破成碎块。 [构成]动补式:破〈碎...

杞人的意思:借指无端忧虑的人。 清 李渔 《玉搔头·弄兵》:“难怪你为国惊,代主疑,俺这杞人也不住忧天坠。”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三:“思穷忽大笑,此忧真杞人。” 梁启超 《保教非所以尊孔论》:“持保教论者,勿以我为杞人也。”参见“ 杞人忧天 ”。...

强弩的意思:亦作“彊弩”。1.强劲的弓;硬弓。《吴子·应变》:“右山左水,深沟高垒,守以彊弩。”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以 汉 之强,攻击 匈奴 之众,若以强弩溃痈疽。”《新唐书·杨行密传》:“ 友恭 凿崖开道,以彊弩丛射,杀 章 别将,遂围 武昌 。” 王闿运 《李仁元传》:“强弩洞札,不及其后,瓦合相附,不坚一击。”(2).借指能开硬弓的射手。《后汉书·袁绍传》:“ 馥 从事 赵浮 、 程涣 将强弩万人屯 孟津 。”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 唐 咸通 六年, 安南 久屯,两 河 鋭士死...

射涛的意思:以箭射巨浪。 宋 范坰 林禹 《吴越备史·武肃王》:“八月,始筑捍海塘。 王 因江涛冲激,命强弩以射涛头,遂定基;復建 候潮 通江 等城门。”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日出戈挥景,江翻弩射涛。”参见“ 射潮 ”。...

宿莽的意思:(1).经冬不死的草。《楚辞·离骚》:“朝搴 阰 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王逸 注:“草冬生不死者, 楚 人名曰宿莽。” 唐 独孤及 《垂花坞醉后戏题》诗序:“道士 张太和 伐薪为堰,封土以壅澮,余亦命薙氏治芜秽而剗宿莽。” 清 史震林 《高阳台》词:“垄头宿莽堪哀,有青青细草,禁得霜摧。”(2).特指墓前野草。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观潮》:“不见射弩英雄,玉匣又陈宿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至座有良朋,车裘可共;迨宿莽既滋,妻子陵夷,则车中人望望然去之矣。”(3).借指死亡...

涛头的意思:浪涛前端。 鲁迅 《三闲集·柔石作<二月>小引》:“浊浪在拍岸,站在山冈上者和飞沫不相干,弄潮儿则于涛头且不在意。”潮头。涛,通“ 潮 ”。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宋 陆游 《观潮》诗:“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铜仙的意思:“ 金铜仙人 ”的省称。《三辅黄图·建章宫》:“ 神明臺 在 建章宫 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承云表之露。”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春门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吴翌凤 注:“ 任昉 《述异记》:‘ 魏明帝 詔宫官西取 汉武帝 捧露盘仙人,欲置前殿,既拆盘,临行泣下。’” 清 遯庐 《童子军》第十一出:“不料铜仙欲泣,石马长哀。”参见“ 金铜仙人 ”。...

云何的意思:(1).为何,为什么。《诗·唐风·扬之水》:“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 宋 范成大 《嘲峡石》诗:“云何清淑气,孕此诡譎跡?”(2).如何;怎么办;怎么样。《史记·司马穰苴列传》:“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后汉书·班勇传》:“今立副校尉,何以为便?又置长吏屯 楼兰 ,利害云何?” 宋 苏轼 《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心通岂復问云何,印可聊须答如是。”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上...

只今的意思:如今;现在。 唐 李白 《苏台览古》诗:“只今惟有 西江月 ,曾照 吴王 宫里人。” 宋 陈师道 《春怀示邻里》诗:“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清 李国宋 《朝天宫感怀》诗:“自昔鼎成龙已去,只今松老鹤还飞。” 郭沫若 《雄师百万挽狂澜》诗:“只今双喜大临门,‘七一’佳期水库成。”...

壮怀的意思:豪壮的胸怀。 唐 韩愈 《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 明 张煌言 《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髮鬼神愁。” 清 龚自珍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椎秦的意思:椎击 秦皇 。《史记·留侯世家》载: 秦 灭 韩 , 韩 人 张良 为 韩 报 秦 仇,悉以家财求客刺 秦始皇 ,“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 秦皇帝 东游, 良 与客狙击 秦皇帝 博浪沙 中,误中副车。”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张子房 破 楚 椎 秦 ,貌如处子。 诸葛孔明 陈师对垒,气若书生。”后亦以“椎秦”泛指击杀仇敌。 康有为 《东事战败》诗:“呜呼,椎 秦 不成奈若何?” 马骏声 《醉题酒家壁》诗:“椎 秦 不得志犹存,天下英雄皆好酒。”...

博浪椎的意思:于 博浪沙 狙击 秦始皇 所用的铁椎。 秦始皇 灭 韩 , 张良 为 韩 报仇,在 沧海君 处得力士,做铁椎重一百二十斤,趁 秦始皇 东游,狙击 秦始皇 于 博浪沙 。见《史记·留侯世家》。 周亮才 《侠士行》:“君不闻 秦 庭匕首 博浪 椎,报 燕 报 韩 知是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