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仆射司马文正公挽词四首(其三)
宋 · 张耒
经济心犹壮,清羸疾易伤。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注释
经济:国家经济或政务。清羸:清瘦衰弱。
疾易伤:疾病容易侵袭。
两楹奠:指去世者的葬礼。
遽失:突然失去。
万夫望:众人景仰。
诗书积:积累的书籍。
金玉藏:金银财宝。
幅巾敛:简单的头巾打扮。
上公章:佩戴官印。
翻译
尽管年事已高仍怀经济之志,清瘦的身体却容易受到疾病侵扰。谁料想,他在世时备受尊敬,突然去世后失去了万人景仰的地位。
家中积累了许多书籍,墓中并无金银财宝。
谁能想到,他曾经只着幅巾,却也佩戴过象征权力的官印。
鉴赏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张耒的挽词,用于悼念逝去的人物。在这短小的四句中,诗人通过对比生与死的状态,表达了对逝者司马文正公的哀悼之情。
"经济心犹壮,清羸疾易伤。" 这两句描绘出司马文正公在世时的雄壮志气和清廉自守,同时也指出了他生前虽然身体虚弱,但精神却始终如同年轻时一般充满活力。
"那知两楹奠,遽失万夫望。"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司马文正公去世的突然与不可逆转性感到出的惊讶和哀悼。"两楹奠"指的是逝者安息之所,而"遽失万夫望"则是说他去世后,那些仰慕他的众人再也无法看到他的高尚风范。
"家有诗书积,坟无金玉藏。" 这两句通过对比司马文正公生前留下的文学作品和他墓地中没有珍贵的金玉,强调了他不图物质财富、重视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面。
"谁知幅巾敛,曾佩上公章。" 最后两句则是对逝者生前的功绩与荣誉的追念,"幅巾敛"可能指的是司马文正公生前佩戴的官印或其他象征身份和地位的物品,而"曾佩上公章"则强调了他在世时受过皇帝恩赐的象征。
整首挽词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展现了司马文正公清廉、有才能且受到尊崇的一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