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其一)赏析

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其一)

宋 · 梅尧臣
荒台残垒旧名邦,曾说王师此受降。
西汉衣冠拜原庙,五天龙象护经窗。
蜀冈井味人犹品,隋帝宫基阙尚双。
自古兴亡不须问,风铃闲听响幡幢。

注释

荒台:废弃的高台。
残垒:残破的城墙。
旧名邦:古老的都城。
王师:朝廷军队。
受降:接受投降。
西汉衣冠:西汉时期的官服和礼制。
原庙:祭祀祖先的庙宇。
五天龙象:佛教中的守护神。
经窗:佛经之窗。
蜀冈井味:蜀冈的井水味道。
人犹品:人们还在品味。
隋帝宫基:隋朝皇帝的宫殿遗址。
阙尚双:只剩下两座门楼。
兴亡:国家的兴衰。
风铃:寺庙中的风铃。
闲听:随意听到。
幡幢:寺庙中悬挂的旗幡。

翻译

荒废的高台和残破的城墙,这里曾是古老的都城,传说王师在此接受过敌军投降。
西汉时代的官员服饰和礼仪,在原庙中依然可见,五天的守护神龙和大象守卫着佛经之窗。
蜀冈的井水仍有当年的味道,人们还在品味,隋朝皇帝的宫殿遗迹只剩下了两座门楼。
自古以来国家兴衰无需多问,只有风铃在空荡的庙宇中随意摇曳,发出声响,伴随着幡幢飘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张民朝谒建隆寺二次用写望试笔韵(其一)》。诗中,诗人以历史遗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建隆寺的沧桑景象。"荒台残垒旧名邦"开篇,展现出昔日繁华的遗址,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曾说王师此受降"一句,回忆了历史上可能在此发生的重大事件,增添了历史厚重感。

"西汉衣冠拜原庙"进一步描绘了庙宇的庄重,暗示着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五天龙象护经窗"则借用了佛教典故,表达出寺庙的神圣与宁静。"蜀冈井味人犹品"转而写到当地的人文风情,井水的味道依然被人怀念,体现了人们对过往生活的追忆。

"隋帝宫基阙尚双"又提及隋朝遗迹,强调了时间的流转与建筑的长久。最后,诗人以"自古兴亡不须问,风铃闲听响幡幢"作结,表达了对历史沉思的态度,认为不必过多追问兴衰更替,只需静心聆听风铃声,感受佛家的超脱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建隆寺的历史遗迹和周边环境,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生活的体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