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坛卧龙松歌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戒坛之松天下奇,寻常所见皆十围。
一松据台独下垂,横出十丈犹躨跜。
健鹏探爪风在下,渴蛟饮涧鳞之而。
缒幽欲引阴蛰出,承欹力负苍崖危。
万钧压空不危殆,反走潜根疑过倍。
涑雨洗干未濡足,眼底浑河犯高垲。
云开穿枝落日黄,万里暮色浮孤觞。
欲凭咫尺精灵意,贯入冥搜百怪肠。
一松据台独下垂,横出十丈犹躨跜。
健鹏探爪风在下,渴蛟饮涧鳞之而。
缒幽欲引阴蛰出,承欹力负苍崖危。
万钧压空不危殆,反走潜根疑过倍。
涑雨洗干未濡足,眼底浑河犯高垲。
云开穿枝落日黄,万里暮色浮孤觞。
欲凭咫尺精灵意,贯入冥搜百怪肠。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戒坛山上的奇特松树,以生动的笔触赞美其非凡的形态和气势。诗人首先强调松树的不凡,即使是寻常的大松也难以与之相比。接着,他细致刻画松树独树一帜的姿态,树冠下垂且横跨十丈,如同大鹏展翅或蛟龙饮水,充满动态感。
松树的力量和生命力被赋予了神话色彩,仿佛能引导阴暗处的生命,支撑倾斜的崖壁,显示出坚韧无比的生存意志。即使承受万钧重压,它依然屹立不倒,甚至根系深入土壤可能超过两倍于树身。雨水洗净它的枝叶,却未能打湿其根基,表现出其深厚的底蕴。
日落时分,阳光穿透松枝,映照出一片金黄,而松树孤独地矗立在广阔的暮色中,显得更加庄重。诗人借此表达对松树精神的敬仰,希望能从这咫尺间的景象中汲取灵感,深入探索世间万物的奥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