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伯奇入官
元 · 赵偕
朔风列列,海天茫茫。
良朋告别,我心皇皇。
既卜隐居,花屿之阳。
既有诸贤,可以徜徉。
岂宜今日,有兹远行。
吁嗟大道,不明久矣。
矧我后进,流俗靡靡。
正喜幽人,所居依迩。
开我清明,涤我尘滓。
庶其有赖,日新无已。
不谓此行,匪人可止。
荡荡上帝,厥鉴昭然。
福善祸淫,至公无偏。
吾友伯奇,道心本全。
落落默默,融融渊渊。
于人弗欺,常畏于天。
矧今执政,笃于敬贤。
岂不念女,孝心虔虔。
岂不容女,奉安尔父,以享万年。
良朋告别,我心皇皇。
既卜隐居,花屿之阳。
既有诸贤,可以徜徉。
岂宜今日,有兹远行。
吁嗟大道,不明久矣。
矧我后进,流俗靡靡。
正喜幽人,所居依迩。
开我清明,涤我尘滓。
庶其有赖,日新无已。
不谓此行,匪人可止。
荡荡上帝,厥鉴昭然。
福善祸淫,至公无偏。
吾友伯奇,道心本全。
落落默默,融融渊渊。
于人弗欺,常畏于天。
矧今执政,笃于敬贤。
岂不念女,孝心虔虔。
岂不容女,奉安尔父,以享万年。
鉴赏
这首元代赵偕的《送叶伯奇入官》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诗人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描绘了凛冽的朔风与浩瀚的海天,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好友叶伯奇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既卜隐居,花屿之阳”,诗人想象叶伯奇在花屿的阳光下隐居,预示着叶伯奇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然而,“岂宜今日,有兹远行”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叶伯奇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和伤感。
诗人随后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指出“大道不明久矣”,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接着,诗人以“后进”自指,感叹自己和同辈人在流俗中迷失,而叶伯奇的离去,如同清风拂面,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洗涤和启迪。
“开我清明,涤我尘滓”形象地描绘了叶伯奇的离去对于诗人的影响,如同清泉洗去心中的污垢,使人心灵得以净化。诗人希望叶伯奇的离去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让周围的人也能够得到心灵的升华。
最后,诗人以对叶伯奇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品德的赞美收尾,表达了对叶伯奇的敬仰和祝福。同时,诗人也借叶伯奇之事,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更有对个人修养和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