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其二)赏析

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其二)

宋 · 张耒
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
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
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
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

注释

年来:近年来。
万事:所有事情。
禅宗:佛教中的禅学。
两鬓:两边的头发。
虽:虽然。
青:年轻。
心已翁:内心已老。
欲借:想要借得。
一廛:一小块土地,指简陋的居所。
希许子:希望得到你的赞同。
五斗:古代官俸,这里指微薄的收入。
继无功:继续无所成就。
春来:春天来临。
行乐:寻欢作乐。
君应厌:你可能已经厌倦。
老去:年老时。
裁诗:创作诗歌。
未工:还未熟练。
闻道:听说。
琅邪山色好:琅琊山的景色优美。
新句:新的诗句。
寄清风:通过清风传递。

翻译

近年来我把一切都寄托于佛门禅理,虽然年纪尚轻,内心却已如同老人。
想找个安静的小屋,像你一样过简朴生活,但我连微薄的俸禄都难以维持,毫无建树。
春天来临,你可能已厌倦了寻欢作乐,而我年岁渐长,写诗的技艺还未精进。
听说琅琊山景色优美,我打算借此写下新的诗句,随清风寄给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寄滁州邵子发同年二首(其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自我反思和生活感慨的诗句。

"年来万事付禅宗,两鬓虽青心已翁。"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世事已经有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将一切交给命运,同时虽然外表仍旧年轻,但内心已经感觉到了老去的沉重。

"欲借一廛希许子,更将五斗继无功。"

这里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现状,想要得到一些微薄的利益但又未能如愿,表达了一种努力而不得的无奈。

"春来行乐君应厌,老去裁诗我未工。"

这两句则是对自己年龄增长,对于年轻时的快乐已经感到有些厌倦,而对于写诗这种艺术活动,自己还不够精通。

"闻道琅邪山色好,为题新句寄清风。"

最后两句通过提到琅邪山(今山东境内)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自然之美,写下新的诗句,并将这些诗句托付给清风传递,这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渴望和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我反省和生活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艺术的高洁情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