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其四)
遭逢嗟已盛,报答欲如何。
边月明山驿,沙冰带塞河。
远凭南乡雁,一寄北行歌。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寄酬长兴知县萧德瑜四首(其四)》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度。首句“五十今逾四,惊添白发多”直接揭示了诗人已步入中年,感叹时光匆匆,白发增多,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遭逢嗟已盛”表达了对当前社会或个人际遇的感慨,可能暗含着对仕途或生活的复杂体验,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自己经历的反思。“报答欲如何”则流露出对如何回馈社会、报答恩情的思考,显示出诗人的责任感和人生使命感。
“边月明山驿,沙冰带塞河”描绘了一幅边塞景象,月光洒在寂静的山间驿站,寒冷的冰雪覆盖在边关河流上,这样的环境既烘托出诗人身处边疆的孤独与艰辛,也寓含着对故乡的思念。
最后两句“远凭南乡雁,一寄北行歌”,诗人借助南飞的大雁寄托自己的情感,将心中的诗歌寄给北方的朋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挂念以及通过诗篇传递情感的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词语解释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报答的意思:(1).犹答复。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上甚悦。素闻其声,虚心相待,每报答之,常手书称字。”《周书·卢柔传》:“书翰往反,日百餘牒。 柔 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唐 元稹 《酬乐天余思不尽》诗:“次韵千言曾报答,直词三道共经纶。” 宋 曾巩 《答袁陟书》:“辱足下爱之深,处之重,不敢不报答。”(2).酬报。《宋书·孝义传·吴逵》:“ 逵 时逆取邻人夫直,葬毕,众悉以施之, 逵 一无所受,皆佣力报答焉。”《南史·齐南康王子琳传》:“羣臣奉宝物名好,尽直数百金, 武帝 为之报答亦如此。”(...
南乡的意思:南方。《诗·商颂·殷武》:“维女 荆楚 ,居国南乡。” 毛 传:“乡,所也。” 郑玄 笺:“维女 楚国 ,近在 荆州 之域,居 中国 之南方。” 三国 魏 曹植 《神龟赋》:“苍龙虬於东岳,白虎啸於西冈。玄武集於寒门,朱雀栖於南乡。”南向,面朝南。常指居帝王之尊位。《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明此以南乡, 尧 之为君也;明此以北面, 舜 之为臣也。”《史记·留侯世家》:“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 楚 必敛衽而朝。”...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山驿的意思:(1).山中驿站。 唐 李商隐 《梦令孤学士》诗:“山驛荒凉白竹扉,残灯向晓梦清暉。” 宋 柳永 《散水调·倾杯》词:“小檝夜泊,宿苇村山驛。” 清 唐孙华 《戏为友人代忆》诗之五:“水驛仍山驛,长亭又短亭。”(2).山间的驿道。 清 洪亮吉 《晓发曹娥江》诗:“川程此迢递,山驛方峭拔。”...
行歌的意思:◎ 行歌 xínggē[walk and snivel at the same time] 歌,吟,抽咽的哭。行,走动着。行歌意为一边走着一边抽抽咽咽地哭。是孩子的哭状儿闻之亡去入山林行歌。——晋· 干宝《搜神记》...
月明的意思:(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遭逢的意思:◎ 遭逢 zāoféng(1) [meet with]∶遇见;遇到遭逢盛世辛苦遭逢起一经。——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2) [lot]∶泛指人生的遭遇历程他半生的遭逢是很曲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