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煨芋赏析

煨芋

近现代 · 汪石青
妻儿有至乐,煨芋夜相亲。
绛玉霜痕腻,洪炉栎火纯。
梅魂三径月,人语一帘春。
暂理山林事,吾生未有垠。

词语解释

洪炉的意思:◎ 洪炉 hónglú[great furnace] 大火炉,比喻锻炼人的环境革命的洪炉...

梅魂的意思:指梅花的精神。 元 张养浩 《客中除夕》诗:“香返梅魂春一脉,愁丛灯影夜千端。” 明 杨珽 《龙膏记·传情》:“你花迷蝶梦休相恋,月冷梅魂若个怜。”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一:“梅魂菊影商量徧,忍作人间花草看。”...

妻儿的意思:(1).妻和儿女。《后汉书·独行传·范式》:“乃营护 平子 妻儿,身自送丧於 临湘 。” 唐 白居易 《偶作寄朗之》诗:“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急忙心生一计,分咐妻儿取些汤水,把两个人都遣开了。”(2).指妻。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五三出:“它是你妻儿怎抛弃?”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自今一家要和气,改日与你娶房妻儿。”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四折:“谁着你戏弄人家妻儿,迤逗人家婆娘!”...

三径的意思: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山林的意思:◎ 山林 shānlín[mountain and forest]有山和树木的地方山林地区...

霜痕的意思:(1).霜色。 唐 李贺 《宫娃歌》:“寒入罘罳殿影昏,彩鸞帘额著霜痕。”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霜痕枫色,映村庐而出石隙。” 王统照 《霜痕》:“霜痕的莹明与洁白,在冬日里虽不是罕见的东西,但是能够领略到这种冷冽中清晨的趣味的人们,也可谓是有幸福的了。”(2).喻月光,月色。 清 厉鹗 《念奴娇·湘月》词:“淡写霜痕,爱到处,吹尽寻常歌酒。”(3).喻指色泽明亮的织物。 元 萨都剌 《余新除燕南照磨蒙大名文济王赐彩段二端赋此以谢》诗:“芝草暖霞浮露彩,藕丝秋水织霜痕。”...

煨芋的意思:唐 衡岳寺 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 懒残 。 李泌 异之,夜半往见。时 懒残 拨火煨芋。见 泌 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宋 刘克庄 《怀保宁聪老》诗:“探梅尚忆陪山屐,煨芋何因共地炉。” 明 高启 《过海云院赠及长老》诗:“紫藤坞里归逢雪,煨芋曾烦慰客愁。” 清 汪懋麟 《送高念东予告归里和司农公韵》之四:“萧寺閒行煨芋少,虚坛夜礼降真多。”...

未有的意思:◎ 未有 wèiyǒu[do not have;have not;there is no;be without] 没有未有封侯之赏。——《史记·项羽本纪》未有以应。吾尚未有子。——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城门未有烧脱。——《广东军务记》...

吾生的意思:(1).谓己之生命。《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陈维崧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词:“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2).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 晋 陆机 《赠潘岳》诗:“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詶嘉藻,长揖愧吾生。”...

相亲的意思:◎ 相亲 xiāngqīn(1) [be deeply attached to each other]∶互相亲爱;相亲近(2) [have a traditional blind date before engagement]∶定亲前家长或本人到对方家相看婚姻对象是否合意...

玉霜的意思:(1).秋霜。因其晶莹如玉,故称。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刘孝绰书》:“玉霜夜下,旅雁晨飞。” 唐 白居易 《宣州试射中正鹄赋》:“玉霜降而弓力调,金风劲而弦声急。”《群音类选·百顺记·王绎打围》:“碧云飞,新凉好。玉霜清,凋衰草。”(2).指骏马。 唐 王德真 《奉和圣制过温汤》:“ 驪 阜疏緹骑,惊鸿映綵旃。玉霜鸣凤野,金阵藻龙川。”(3).道教语。指津液精气。《黄庭内景经·隐藏》:“子丹进饌肴正黄,乃曰琅膏及玉霜。” 务成子 注:“津液精气之色象也。”...

至乐的意思: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方孝孺 《赠河南王佥事序》:“遇时而得位者,众人之所慕,非君子至乐之所存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