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白鹿得萱花赏析

白鹿得萱花

宋 · 李石
白鹿山头一望平,归来衣袂作风馨。
庭萱岩桂方争秀,总入观音净水瓶。

拼音版原文

bái鹿shāntóuwàngpíngguīláimèizuòfēngxīn

tíngxuānyánguìfāngzhēngxiùzǒngguānyīnjìngshuǐpíng

注释

白鹿山:地名,可能指代某座有白鹿出没的山。
一望平:形容视野开阔,一览无余。
归来:诗人返回家中。
风馨:形容风中带有清新的香气。
庭萱:庭院中的萱草,古人常以萱草象征母爱。
岩桂:山岩上的桂花,以其芬芳著名。
争秀:争相展示各自的美丽。
观音净水瓶:可能指供奉观音菩萨的器物,寓意洁净和神圣。

翻译

在白鹿山之巅望去,视野一片开阔。
回来后衣襟上仿佛还带着山风的清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间景象,诗人在白鹿山头远眺,归来后衣袂之间似乎还带着那份清新的风香。庭院中的萱草和岩桂争相斗艳,最后这些自然之物被收集起来,用以装饰观音净水的瓶中。这不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诗人情感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写照。

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通过对比和联想,增强了画面感。白鹿山头一望平,是一种开阔的视野,也代表着诗人心胸的广阔;归来衣袂作风馨,则是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

庭萱岩桂方争秀,描绘了庭院中萱草和岩上的桂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总入观音净水瓶,则是将这些美好的东西收集起来,用以净化心灵之水,显然这是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内在精神世界的深刻体悟,是一幅融合了外在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