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中与诸公会宿姚端公宅怀永乐殷侍御
唐 · 无可
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
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
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
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
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
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注释
柱史:古代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员,这里代指宴席的主人。静开筵:静静地开设宴席。
所思:心中所思念的。
地偏:地方偏远。
故人:老朋友。
为县吏:担任县官。
五老:指五座山峰,可能特指某些具体的山脉。
远峰前:遥远的山峰之前。
宾榻:宾客休息的床铺。
寒侵树:寒冷的气息侵入了树丛中。
公庭:官府的庭院,这里指代工作场所。
夜落泉:夜晚能听到泉水滴落的声音。
会当:定会,应当。
随假务:趁着空闲的公务时间。
一就:一次性地,顺便。
白云禅:在白云缭绕之处修行禅法。
翻译
宴席安静地摆开,心中思念的地方为何如此偏远。老朋友在那做个县官,他的居所遥对着五座遥远的山峰。
宾客的床铺凉意侵入了树荫,公堂的夜晚能听见泉水落地的声音。
定会找个闲暇时机,去那里一同参悟白云环绕的禅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冬之夜,诗人与朋友们在某个地方会宿的情景。开头“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以及这种思念如同遥不可及的山峰。
接着“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进一步描绘了那个故人现在担任县官,生活在远离诗人视线的高峰之下。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有心灵上的隔阂。
“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则转而描写会宿现场,客人的床褥被寒气所侵,庭院中泉水在夜晚轻轻流淌,这些细节都渲染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清的氛围。
最后“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表明诗人打算跟随朋友们去处理一些临时的事务,然后便一心向往那淡远如白云般的禅意境界。这既是对现实责任的一种逃避,也是对精神自由的一种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远方故人和精神寄托的深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