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程伯宇尚书(其一)
宋 · 李光
目断佳城户一扃,名山千古返英灵。
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
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
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
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
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
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光为悼念程伯宇尚书所作。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目断佳城户一扃,名山千古返英灵。”描绘了程伯宇去世后,佳城门户紧闭,仿佛名山大川中的英灵也随着他的离去而归于永恒。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程伯宇比作名山大川中的英灵,强调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将永垂不朽。
颔联“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程伯宇逝世的哀痛之情。郡祠中虽然还保存着他的画像,但朝堂上再也听不到他那熟悉的脚步声。这句诗暗示了程伯宇在生前的影响力和贡献,以及他的离去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损失。
颈联“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赞扬了程伯宇的高尚情操和卓越功绩。这里的“大节”指的是程伯宇的高风亮节,“班氏笔”和“退之铭”分别引用了历史上的著名文人班固和韩愈,以此来赞誉程伯宇的文章和德行,认为他的事迹应该被载入史册,留下永久的纪念。
尾联“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表达了对程伯宇文章和品德的传承与怀念。即使程伯宇已经离世,但他的文章和高尚品德将通过后代的传承而永存。这里提到的“六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能召唤雷电的神将,用在这里象征着对程伯宇精神力量的赞美,表示无需借助外力,程伯宇的精神和作品就能得到妥善的传承和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程伯宇逝世的哀悼,对其高尚品德、卓越功绩以及文章影响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缅怀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