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谭仲儆(其四)赏析

赠谭仲儆(其四)

明 · 佘翔
邂逅同歌行路难,一尊湖海罄交欢。
劝君莫拟三闾赋,今日无人似子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赠谭仲儆(其四)》。诗中,诗人以“邂逅同歌行路难”起笔,描绘了与友人偶然相遇,共同感叹人生艰辛的情景,通过歌声表达内心的困扰和共鸣。接着,“一尊湖海罄交欢”形象地展现了两人在畅谈中倾尽杯中之酒,尽情释放情感的场景,体现出深厚的友情。

“劝君莫拟三闾赋”一句,诗人引用屈原的典故,暗示友人不必过于忧虑或模仿屈原那样的忧国忧民情怀,因为当今时代已无子兰那样的贤良知己来理解和支持。这里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希望他能保持自我,不必过于沉溺于过去的困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比和典故,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也寓含了对世态的感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词语解释

歌行的意思:◎ 歌行 gēxíng[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歌行的意思:◎ 歌行 gēxíng[a style of old Chinese poems] 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湖海的意思:(1).湖泊与海洋。《南齐书·王敬则传》:“ 会 土边带湖海,民丁无士庶皆保塘役。” 唐 韦应物 《登重玄寺阁》诗:“山川表明丽,湖海吞大荒。”(2).指湖泊。《明一统志·应天府·形胜》:“ 长江 千里,险过汤池,外连 江 淮 ,内控湖海。”(3).泛指四方各地。 唐 李颀 《送綦毋三谒房给事》诗:“惜哉湖海上,曾校 蓬莱 书。”《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人虽在湖海飘零,自信有此絶艺,不甘轻配凡女。” 郁达夫 《乘车赴东京过天龙川桥》诗:“十年湖海题诗客,依旧青衫过此桥。”(4).指浪迹江湖,不与朝...

交欢的意思:◎ 交欢 jiāohuān(1) [be on friendly terms]∶结交朋友而相互欢悦(2) [couplate]∶指男女欢会...

今日的意思:[释义](名)今天。 [构成]偏正式:今(日 [例句]参观团今日到达。(作状语)...

三闾的意思:指 屈原 。《后汉书·孔融传》:“忠非 三閭 ,智非 鼂错 ,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李贤 注:“即 屈原 也,掌王族三姓,曰 昭 、 屈 、 景 ,故曰‘三閭’。”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故 夷 、 皓 有安归之叹, 三閭 发已矣之哀。”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唤起九歌忠愤,拂拭 三閭 文字,还与日争光。”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辙乱旗翻屡败车,行吟憔悴比 三閭 。”...

无人的意思:(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叔田》有无人之歌,闉闍有匪存之思,风人之作,岂虚也哉!” 宋 柳永 《斗百花》词:“深院无人,黄昏乍拆鞦韆,空锁满庭花雨。”参阅《诗·郑风·叔于田》。...

邂逅的意思:◎ 邂逅 xièhòu[meet(a relative,friend,etc)unexpectedly;meet by chance;run into sb.]不期而遇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诗·唐风·绸缪》邂逅发露,祸及知亲。——《后汉书·杜根传》邂逅迷惑。——《三国志·管宁传》...

行路的意思:◎ 行路 xínglù[passerby] 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一尊的意思:(1).犹独尊。《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 司马贞 索隐:“谓 始皇 并六国,定天下,海内共尊立一帝,故云。”《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天子不自安,亦请氏 武 ,示一尊。” 李详 《论桐城派》:“若举天下统定一尊,犹之四瀆并而为一,云此为正派,餘则非是,固无此理。”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但到奴隶制成立以后,地上权力统于一尊,于是天上的神秘便也不能不归于一统。”(2).表数量。用于神佛塑象、大炮等,犹言一座。《花月痕》第四四回:“到得街坊...

行路难的意思:(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 唐 白居易 《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名。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情别意。原为民间歌谣,后经文人拟作,采入乐府。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难》三首都较著名。《晋书·袁山松传》:“初, 羊曇 善唱乐,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难》继之,时人谓之‘三絶’。” 陈去病 《少年行》之三:“劝君莫诵《行路难》,劝君莫復居 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