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
唐 · 岑参
黜官自西掖,待罪临下阳。
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
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
满院池月静,捲帘溪雨凉。
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
白鸟上衣桁,青苔生笔床。
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
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他日能相访,嵩南旧草堂。
空积犬马恋,岂思鹓鹭行。
素多江湖意,偶佐山水乡。
满院池月静,捲帘溪雨凉。
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
白鸟上衣桁,青苔生笔床。
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
敢恨青琐客,无情华省郎。
早年迷进退,晚节悟行藏。
他日能相访,嵩南旧草堂。
注释
黜官:被贬官职。西掖:唐代门下省的别称,代指中枢官署。
待罪:等待处罚,这里是贬谪的意思。
下阳:地名,这里泛指作者被贬之地。
犬马恋:比喻臣子对君主的忠诚眷恋。
鹓鹭行:鹓鹭群飞有序,比喻朝官的行列。
江湖意:向往自由、隐逸的生活情趣。
佐:辅佐,此处指任职。
池月:池水中倒映的月亮。
捲帘:卷起门帘。
轩窗:窗户。
案牍:书桌上的文牍,代指公务。
衣桁:晾衣杆。
笔床:放置毛笔的器具,形如床。
数公:几位老朋友。
相忘:相互遗忘,形容分离后疏远。
青琐客:指宫门上装饰着青色连环花纹的宫殿中的官员,代指朝中权贵。
华省郎:华丽官署中的官员,与‘青琐客’同义。
迷进退:对仕途的升迁降职感到迷茫。
晚节:晚年。
嵩南:嵩山之南。
草堂:简陋的居所,常指文人雅士的隐居处。
翻译
被贬离开中枢官署,带着罪名来到下阳任职。内心充满对君王的眷恋,哪还想得起朝中同僚的行列。
向来钟情于江湖的逍遥,偶然间辅佐这山水之乡。
庭院中池水映月静谧,卷起帘子溪边雨丝带来凉意。
窗前竹影翠绿湿润,案头荷花散发着香气。
白鸟停在晾衣杆上,青苔悄悄长在笔架旁。
几位老友难以再见,一别之后彼此似乎都已淡忘。
怎敢怨恨那些宫门内的显贵,他们本就是那华美官署中的冷漠之人。
年轻时迷失在仕途的进退之间,晚年才领悟到出处行藏的真谛。
将来若有机会重访,定要再到嵩山南面那旧日的草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被贬官后,自西掖来到下阳的生活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犬马、江湖、山水、池月、溪雨、竹翠、荷花等,都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与宁静。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往昔友人的怀念和孤独感,通过“数公不可见,一别尽相忘”来表达这种情绪。最后,诗人提到早年迷失方向,晚年才有所悟的生活态度,以及期待他日能与故人重逢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平和,意境宁静,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往,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某个阶段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