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杖歌为莱阳董樵赋
清 · 陈维崧
山东董樵忽见访,入门手持方竹杖。
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
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
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
翻然南下浮东吴,亦复窈窕寻仙都。
广陵城外秋风冽,黄须半作猥毛磔。
唤我同登大酒楼,此竹由来为予说。
今年三月游金华,丹梯绀壁凌朱霞。
采芝偶入乌伤地,看竹闲过卫铄家。
此竹檀栾不易得,爱之拍手徒咨嗟。
倪家女子非恒流,知有人间韩伯休。
斸来恰赠一竿竹,伴我名山禽向游。
我闻此言挥百杯,醉余不合成悲哀。
潇湘斑竹竟谁在,九疑荒冢生苍苔。
况闻官军大战胜,今年邛杖西南来。
方圆枘凿不相入,尔持此杖胡为哉?劝君携归玉女盆前住,不尔此杖骁腾作龙去。
我亦生平屠狗人,对此苍然屹相向。
董樵董樵真吾徒,胸中豪气无时无。
谈兵肯事东诸侯,作骚直学屈大夫。
翻然南下浮东吴,亦复窈窕寻仙都。
广陵城外秋风冽,黄须半作猥毛磔。
唤我同登大酒楼,此竹由来为予说。
今年三月游金华,丹梯绀壁凌朱霞。
采芝偶入乌伤地,看竹闲过卫铄家。
此竹檀栾不易得,爱之拍手徒咨嗟。
倪家女子非恒流,知有人间韩伯休。
斸来恰赠一竿竹,伴我名山禽向游。
我闻此言挥百杯,醉余不合成悲哀。
潇湘斑竹竟谁在,九疑荒冢生苍苔。
况闻官军大战胜,今年邛杖西南来。
方圆枘凿不相入,尔持此杖胡为哉?劝君携归玉女盆前住,不尔此杖骁腾作龙去。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词人陈维崧为友人董樵所作,以方竹杖为题,表达了对董樵豪放不羁性格的赞赏和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诗中描绘了董樵来访的情景,他手持方竹杖,显示出其独特气质。诗人自比为一生屠狗之人,与董樵意气相投,欣赏他的壮志豪情,以及他对战争和文学的热爱,如谈论兵法和效仿屈原作诗。
董樵南下游历,寻找仙踪,广陵秋风中,黄须飘逸,两人共登酒楼,竹杖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诗人回忆自己与董樵的交往,曾在金华游历,路过乌伤,欣赏过卫铄家的竹子,感叹难得的佳物。方竹象征着高雅,而倪家女子的馈赠更显珍贵,竹杖陪伴诗人游历名山,增添了诗意。
然而,诗人也感慨世事变迁,潇湘斑竹不再,九疑荒冢已长满青苔,战争胜利的消息带来一丝安慰。最后,诗人劝董樵将竹杖带回玉女盆前,寓意在宁静中生活,否则竹杖可能因骁勇而化龙而去,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生动,展现了词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