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小年四首(其三)
明 · 林光
老境无多日,明年耳顺年。
天风还自逆,舟楫敢求前。
远道几千里,穷愁数百篇。
吾能悲杜甫,来往蜀中船。
天风还自逆,舟楫敢求前。
远道几千里,穷愁数百篇。
吾能悲杜甫,来往蜀中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光所作的《客中小年四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年岁渐长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经历和未来的思考。
首句“老境无多日”,点明了诗人已步入晚年,时间所剩不多,流露出岁月不待人的无奈与感慨。接着,“明年耳顺年”一句,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暗含了对人生阶段的认同,耳顺之年意味着听任自然,不再强求,是一种内心平和的体现。
“天风还自逆,舟楫敢求前”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道路。天风逆向而行,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困难与挑战;舟楫虽小,却敢于前行,寓意着即使在逆境中,诗人依然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远道几千里,穷愁数百篇”描绘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诗歌创作的肯定,表明了诗人通过文字来抒发情感、记录生活的态度。
最后,“吾能悲杜甫,来往蜀中船”一句,以杜甫作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唐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他的诗歌多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现实,林光在此处提到杜甫,不仅是在表达对先贤的缅怀,也是在暗示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心系家国,关注社会,与杜甫有着相似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象、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