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地花生

地花生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花生拼音注音Dì Huā Shēnɡ别名

翻转红、猪大肠

来源

远志科地花生Polygala crotalarioides Buch.-Ham.,以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补心安神,祛痰。主治血虚心悸,失眠多梦,咳嗽痰少等症。

用法用量

1~3钱,水煎服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地花生拼音注音Dì Huā Shēnɡ别名

翻转红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远志科植物猪大肠。春、秋采根,晒干备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疏林下矮草丛中。分布四川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6~20厘米。根肉质,形似猪大肠。茎直立或斜向上,淡紫色,被长柔毛。单叶互生;椭圆状或椭圆状倒卵形,全缘,先端微凹,边缘被睫毛,两面均被毛。总状花序,密生多数花,腋生或腋外生;花小,易落;苞片3,淡绿紫红色;花萼5:花瓣3,下部与雄蕊稍合生;雄蕊8,下部合生稍向一边开裂;子房2室。蒴果扁形,被硬毛。种子有毛,种阜有2枚卵形的附属物。花期8~9月。果期9~11月。

性味

甘,温。

功能主治

补心安神,祛痰。治血虚心悸,失眠多梦,咳嗽痰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刺子莞

    别名龙须草、绣球草来源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华东、西南、华南。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淋浊。用法用量5钱,配伍其它药,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刺山茶果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Gymnosporia variablis Loes.]采收和储藏:8-

  • 刺山茶根皮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ēn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刺茶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的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

  •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拼音注音Cì Lǐ别名茶茹(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及河岸灌丛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

  • 刺果卫矛

    《中药大辞典》:刺果卫矛拼音注音Cì Guǒ Wèi Máo别名扣子花、岩风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卫矛科植物长刺卫矛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密林潮湿岩缝中。分布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态攀援状灌木,高达6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具四棱。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