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聚花风铃草

聚花风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聚花风铃草别名

灯笼花

来源

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聚花风铃草Campanula glomerat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去净泥土,切碎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痛。用于咽喉炎,头痛。

用法用量

2~3钱。

备注

(1)同属植物紫斑风铃草Campanula punctata Lam.与前种相似,同等入药。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聚花风铃草拼音注音Jù Huā Fēnɡ Línɡ Cǎo别名

灯笼花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聚花风铃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panula glomerata L. subsp. Cephalotes (Nakai) Hong[C.cephalotes Nakai]

采收和储藏:7-9月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草地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东北部。

原形态

聚花风铃草 多年生草生,高40-125cm。茎直立,有时在上部分枝。茎生叶下产的具长柄,叶片长卵形至心状卵形,上部的无柄,椭圆形、长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叶片长7-15cm,宽1.7-7cm;全部叶边缘有尖锯齿,茎叶几乎无毛或疏生白色硬毛或密被白绒毛。花数朵集成头状花序,通常很多,除茎顶有复头状花序外还有多个单生的关状花序,每朵花下有1枚大小不等的苞片,在头状花序中间的花先开,工其苞片也最小;花萼裂片钻形;花冠紫色、蓝紫色或蓝色,管状钟形,长1.5-2.5cm,5裂至中部。蒴果倒卵状维形。种子长圆状,扁,长1-1.5mm。花期7-9月。

归经

归肺经

性味

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头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蘑

    别名口蘑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布夏秋两季雨后,尤其在立秋前后大量地产生在草原上,形成“蘑菇圈”。分布于河北、内蒙古。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宣肠益气,散血热,

  • 白蜡树叶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Yè出处《贵州植药调查》来源木犀种植物白蜡树的树叶,详“白蜡树皮“条。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调经,止血生肌。复方①治经闭:白蜡树叶研末,用酒、水各半吞服,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钱,连服三天。②治刀伤:白蜡树叶捣烂外

  • 白蜡树皮

    拼音注音Bái Là Shù Pí出处李承祜《药用植物学》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树皮。春、秋采收,剥取树皮,晒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山沟、林下。分布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地。原

  • 白蜡花

    拼音注音Bái Là Huā出处贵州来源为木犀科植物白蜡树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白蜡树皮“条。功能主治止咳,定喘。治咳嗽,哮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复方治哮喘咳嗽:白蜡花二钱,枇杷花三钱。米汤泡冰糖煎服。摘录《中药大辞典》

  • 白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蝶花拼音注音Bái Dié Huā别名和气草、兔耳草、龙头兰来源兰科白蝶花Pecteilis susannae (L.)Rafin.,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西、四川、贵州、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微温。功能主治补肾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