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药材>小檗皮

小檗皮

制剂

小檗皮 xiǎo bò; pí;

别名

东北小檗、狗奶子、刀口药。

来源

小檗科植物黄栌木Berberis amurensis Rupr.的根皮或茎皮。

植物形态

落叶灌木,高2~4米。老枝灰色,圆柱形,微有棱槽,幼枝灰黄色,叶刺3叉,紫红色,长2~4厘米。叶丛生刺腋,长椭圆形,倒卵状矩圆形或卵形,长5~1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密生不规则刺毛状小锯齿,下面有时被白粉,羽状网状脉明显。总状花序下垂,有花10~25朵,淡黄色,苞片1,披针形,小苞片2,三角形;萼片6,花瓣状;花瓣6,长卵形,较花萼稍短,顶端微凹,基部有长圆形腺体1对;雄蕊6,药瓣裂;子房上位,卵圆形,柱头头状,扁平。浆果椭圆形,熟时鲜红色,被淡蓝色粉。种子2,紫褐色。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缘、溪边或灌丛中。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状

呈类圆柱形,稍弯曲,有少数分枝,长短粗细不一。表面灰棕色,有细皱纹,栓皮易剥落。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鲜黄色,切断面近圆形或长圆形,有略呈放射状的纹理;髓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性味归经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理试验结果表明,三棵针具有提高白细胞水平的作用,另还有降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水煎服。临床常用于治疗痢疾、肠炎、黄疸、咽痛、上呼吸道感染、目赤、急性中耳炎等症。

主要成分

全株含生物碱,其中有小檗碱、巴马亭、药根碱、古伦胺碱、木兰花碱等。根皮因含大量上檗碱,所以根皮也可供药用。

注意

暂缺。

摘录

其他

摘录其他

猜你喜欢

  • 矮杨梅皮

    拼音注音ǎi Yánɡ Méi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梅科植物云南杨梅的根皮、茎皮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yrica nana Cheva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剥取根皮和茎皮,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35

  • 矮柳穿鱼

    拼音注音ǎi Liǔ Chuān Yú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多枝柳穿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aria buriatica Tarcz.et Bent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草原、荒地及

  • 矮脚南

    拼音注音ǎi Jiǎo Nán别名矮叶南、矮子南、小白花草、矮陀陀。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生境分布生态环

  • 矮脚枫叶

    拼音注音ǎi Jiǎo Fē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生境分布生于高山山谷或山坡杂木林中。分布浙江、江西、安徽、湖北、四川、贵州、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原形态红叶甘橿,又名:桂子树。落叶乔木,高达10米。

  • 矮脚罗伞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拼音注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节龙、地茶、猴接骨(《福建中草药》)。出处《陆川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