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金针丸

金针丸

《宣明论》卷十三:金针丸别名

六神丸

处方

丁香、木香、乳香、阿魏、轻粉、骨碎补(去毛)、槟榔、官桂、桂心、巴豆(去皮)、杏仁(去皮)、不木灰、肉豆蔻、阳起石、朱砂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阳绝痞气,心腹不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针穿作孔子,小油内滚过,灯焰内燎遍,于油中蘸死,嚼生姜下,不拘时候,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十三《鸡峰》卷十八:金针丸处方

巴豆、朱砂各等分。

制法

面糊为丸,如麻子大,遂旋用针穿一窍子。

功能主治

卒然呕吐,胸中痞闷,气不下行,此由饮食失宜,过伤胃气,胃气滞而不行,水谷不化,气逆则吐,其脉沉疾而短滑。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针扎定,于灯上烧少时,熟水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八《圣济总录》卷二十二:金针丸处方

不灰木2钱,阳起石1钱,阿魏1钱,白丁香1钱半,丹砂(研)1钱半,乳香1钱半,腻粉1钱半,硫黄1分,巴豆(去皮心膜,出油)2-7粒。

制法

上为细末,糯米粽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阴气结伏在胸膈,虚痞,或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丸,丁香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博济》卷一:金针丸别名

大金针丸

处方

阳起石半两,不灰木半两,阿魏半两,巴豆25粒(去皮心,不去油),杏仁25枚(去皮尖)。

制法

上为细末,用软粟米饮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结胸气逆,并手足冷,呕吐不定。

用法用量

大金针丸(《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摘录《博济》卷一

猜你喜欢

  • 半夏汤散

    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胸痹,气噎塞痛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一

  • 半夏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

  •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

    处方半夏6钱,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呕甚而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虚者,复纳入参、大枣。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

    处方半夏1两,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各家论述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

  • 半夏涤痰汤

    处方半夏曲1钱半(川制,另吃),枳实钱半(炒),白前2钱,旋覆花3钱(包),炒菔子6钱(杵,包),橘红1钱,炙甘草5分,白茯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忽来忽止,或溏水粘涕,兼乎滞痛。摘录《镐京直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