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凌霄花散

凌霄花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15克 当归30克(锉,微炒)木香30克 没药30克 桂心15克 赤芍药1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行气散寒。治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调,小腹疠刺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克,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一《奇效良方》卷六十三: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7.5克 硇砂 桃仁(另研)玄胡索 红花 当归 宫桂(去皮)各3克 红娘子11个 血竭 紫河车 赤芍药 山栀子仁 没药 地骨皮 五加皮 牡丹皮 甘草各6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破瘀消症。治瘀血内结,血瘕血块;及产后恶露不尽,儿枕疼痛,瘀血积聚,渐成劳瘵。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调服。

注意

方中红娘子、硇砂有一定的毒性与刺激性,故对素有胃痛者宜禁用。

备注

本方所治之证,属于瘀血内结而成。方中凌霄花善行血分,散瘀消症,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药活血化瘀;硇砂消积软坚,破瘀散结;红娘子通瘀破结,《本草衍义》称其“行瘀血月闭”,玄胡索、没药、血竭行气活血,并能定痛,官桂、五加皮温通血脉,散寒行瘀;紫河车养营血,益精气;地骨皮、丹皮、山栀退伏热,除骨蒸;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配合成方,攻补兼施,寒热并用,既能治标,亦兼顾本。

摘录《奇效良方》卷六十三《证治准绳·疡医》卷五: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 黄连 白矾各7.5克 雄黄 天南星 羊蹄根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杀虫。治风湿兼热,致生诸癣,久不愈者。

用法用量

用生姜汁调药,抓破患处,以药涂之。如癣不痒,只用清油调药,立效。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杨氏家藏方》卷十二: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1分,白矾1分(别研),雄黄半钱(别研),天南星半两,黄连(去须)2钱,羊蹄根(焙干)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风湿挟热,皮肤生癣,久不愈。

用法用量

抓破,用生姜汁调药擦之;如癣不痒,只用油调擦。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二《百一》卷九,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山栀子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酒皶鼻。

临床应用

酒皶鼻;临川曾景仁尝苦此疾,一日得此方于都下一异人,不三次遂去根本。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茶汤调下,每日2次。

摘录《百一》卷九,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妇人良方》卷二十: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1分,牡丹皮2两,山栀子仁2两,赤芍药2两,紫河车2两,血竭2两,没药2两,硇砂2两,地骨皮2两,五加皮2两,甘草2两,红娘子11个,桃仁1两,红花1两,桂心1两,延胡索1两,当归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瘕、血决及产后秽露不尽,儿枕急痛,积聚疼痛,渐成劳瘦。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酒调下。

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圣惠》卷七十一:凌霄花散处方

凌霄花半两,当归1两(锉,微炒),木香1两,没药1两,桂心半两,赤芍药。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久积风冷,气血不调,小腹(疒丂)刺疼痛。

用法用量

方中赤芍药用量原缺。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猜你喜欢

  • 半夏熨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半夏熨方处方半夏 生姜、芎藭各30克 细辛90克 桂心20克 乌头10枚制法上六味,哎咀。功能主治主小儿解颅不合,羸瘦色黄,至四五岁不能行。用法用量以淳苦酒1升浸一昼夜,煮三沸,绞去滓,以绵一片浸药中,适寒温,以熨囟上

  • 半夏理中续膈破寒汤

    处方半夏半升(制),生姜4两,麻黄3两(去节),前胡3两,泽泻3两,竹叶1升,细辛3两,枳实3两(炙),杏仁3两(去皮尖)。制法上切。功能主治上焦气不续、胸膈间厌闷,饮食先吐而后下。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注意忌羊肉、饧、

  • 半夏甘桂汤

    处方桂枝、半夏、茯苓、桔梗、米仁、骨脂、干姜、泽泻。功能主治少阴伤寒,咽痛,下痢,脉沉细,舌白不渴。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喉科家训》卷二

  • 半夏生姜大黄汤

    处方半夏2两,生姜1两半,大黄2两。功能主治反胃,邪实呕吐,便秘可下者。用法用量水5升,煮取3升,分2次温服。摘录《准绳·类方》卷三

  • 半夏生姜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半夏生姜汤处方生姜15克(切)半夏(洗)10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主胃中有寒之哕逆。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圣济总录》卷六十七:半夏生姜汤处方半夏(汤洗去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