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处方

生地黄(洗)120克 小蓟根 滑石 通草 蒲黄(炒)淡竹叶 藕节 当归(去芦,酒漫)山桅子仁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治下焦结热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济生方》:小蓟饮子处方

生地黄30克(洗),小蓟15克,滑石15克,木通9克,蒲黄9克(炒),藕节9克,淡竹叶9克,当归6克(酒浸),山栀子9克,炙甘草6克。

功能主治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主下焦瘀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济生方》南宋·严用和《济生方》:小蓟饮子配方组成

生地黄,洗,四两(30克);小蓟半两(15克) ;滑石半两(15克);蒲黄半两(9克);藕节半两(9克);淡竹叶半两(9克);当归酒浸,半两(9克);山栀子半两(各9克);木通半两(6克);炙甘草半两(6克)。

用法用量

上呚咀,每服四钱(12克),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空心食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

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有力。

方解

小蓟饮子证为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膀胱气化不利所致。瘀热结于下焦,损伤血络,血渗于尿中,故尿中带血;热聚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均为下焦热结之征。治宜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方中用小蓟既凉血止血,又利尿通淋,尤宜于血淋、尿血之症,为君药。重用生地黄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使利尿不伤阴;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消瘀,使血止而不留瘀,共为臣药。滑石、木通、淡竹叶清热利水通淋;栀子通利三焦,导热下行;当归养血活血,并能引血归经,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以凉血止血药与利尿通淋药合用,但以凉血止血为主,又在凉血止血中寓以化瘀之法,使血止而不留瘀;以利尿通淋药为辅,又在利尿通淋中寓以养阴之法,使利尿而不伤阴。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小蓟饮子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代表方,以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小蓟饮子常用于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精囊炎等属下焦瘀热者。

3.使用注意:本方只适用于实证,血淋、尿血日久而兼阴伤者或气不摄血者,不宜使用。孕妇忌用。

方歌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康。

摘录南宋·严用和《济生方》

猜你喜欢

  • 八仙早朝糕

    处方白术(炒)4两,白茯苓(去皮)2两,陈皮(去白)2两,山药(姜汁炒)4两,莲肉(去皮心)4两,薏苡仁(炒)4两,芡实(去壳,净)4两,人参(去芦)2两,桔梗(炒干)1两。制法上为末,白粳米5升半,糯米2升,共7升半,同粉,共药和匀,用蜜

  • 八仙汤

    《普济方》卷三五三:八仙汤处方赤茯苓2钱,麦门冬2钱,知母2钱,前胡2钱,半夏曲2钱。功能主治妇人常服温补药而积温成热,致发烦渴;血热,经下少而烦热;虚热,烦满短气;痰热,烦渴而呕吐;或妊娠烦躁;或产后气虚,口干烦渴,心下闷痞。用法用量上(

  • 八仙添寿丹

    处方何首乌6两(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时用黑豆5升,1层豆,1层药,蒸1时,取出晒干,如此9次,豆烂换好者,晒干听用),川牛膝6两,山茱萸肉4两,柏子仁4两,知母4两,黄柏4两,当归4两,败龟版4两(酥炙)。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

  • 八仙滋补丹

    处方头生男子乳1碗,藕汁1碗,大萝卜汁1碗,梨汁一碗(吃荤人加韭菜汁1碗)。制法共熬成青,白蜜1斤炼过,小黑豆3升炒存性,为末,同膏和均为丸。功能主治虚劳。用法用量每丸1钱5分,用朱砂为衣。滚水送下,1日3服。摘录《良朋汇集》卷二

  • 八仙玉液

    《顾松园医镜》卷十二:八仙玉液处方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浆 芦根汁 茅粮(水煎取浓汁)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鸡子白3枚功能主治阴虚咳嗽痰血。用法用量上药将诸汁、蔗浆、人乳炖滚,再与鸡子、童便和匀,频频服之。备注原书并尝用米仁、山药、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