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导水茯苓汤

导水茯苓汤

《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导水茯苓汤别名

茯苓导水扬(《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

泽泻 赤茯苓 白术 麦门冬(去心)各90克 紫苏 木瓜 槟榔各30克 陈皮 砂仁 木香 大腹皮各22.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行气化湿,利水消肿。主水肿。头面手足遍身肿如烂瓜之状,手按而塌陷,手起应手而高突,喘满倚坐不得息,不能转侧,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小便短涩,溺痛如割,大便绝少,虽有亦如黑豆汁。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灯心25根,煎至24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如病重者,每服180克,再加去心麦冬60克、灯心1大把,用水2升放砂锅内,熬至500毫升,再下小铫内煎至200毫升。五更空腹时服;滓再煎服。连进三服,自然利小便,直至小便变清白色,方为痊愈。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一引《德生堂方》明·《奇效良方》:导水茯苓汤出处

导水茯苓汤,出自明·《奇效良方》。本方又名“茯苓导水方”。

组成

赤茯苓三两(90克)、麦门冬三两(90克)、泽泻三两(90克)、白术三两(90克)、桑白皮一两(30克)、大腹皮七钱五分(20克)、紫苏一两(30克)、槟榔一两(30克)、陈皮七钱五分(20克)、木瓜一两(30克)、木香七钱五分(20克)、砂仁七钱五分(20克)

用法

上药研粗末。每用15克,加灯心25根,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煎剂,各药用量据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

健脾渗湿,利水消肿。

主治

主治水肿,喘满倚息,不能平卧,饮食不下,小便涩痛,舌淡苔白,脉濡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肺心病心力衰竭、特发性水肿等病症。

1.肝硬化腹水:观察茯苓导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对照组30例予低盐饮食、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茯苓导水饮中药治疗,15日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以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腹部超声波等检查无腹水,肿大的脾脏明显缩小,肝功能基本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6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6年第3期)

2.肺心病心力衰竭:应用加减茯苓导水汤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4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40例,疗程15日。以心功能纠正至Ⅰ级,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各项检查基本恢复正常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在纠正心衰的症状及体征、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方面也以治疗组为优。(《山西中医》2002年第5期)

3.特发性水肿:应用导水茯苓饮治疗特发性水肿52例,水煎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以浮肿消退、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者为治愈标准。结果:总有效率92.3%。(《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年第7期)

方解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水湿停留之证。方用赤茯苓、泽泻利水消肿;白术健脾化湿;大腹皮、木香、槟榔等行气,健脾则水运,气行则水行。临床应用以浮肿、小便短少、胸腹胀满、饮食不下、不能平卧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急性肾炎、急性尿路感染、胸水、腹水、子满症、子肿症、羊水过多、妊娠浮肿等证属脾虚气滞、水湿停留的病症。

方歌

术茯猪苓泽泻健,香砂陈皮苏叶添,木瓜大腹桑皮水,利水除湿行气痊。

摘录明·《奇效良方》

猜你喜欢

  • 保生定命丹

    处方光明砂1两(研细,水飞过),腻粉1分,金箔40片,牛黄1分,龙脑1分,麝1分,水银1两(煮枣肉研令星尽)。制法上为末,入水银重研令匀,用粟米饭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天钓,四肢抽掣,眼目戴上,精神恍惚,皮肤干燥,身体似火,夜卧不安,

  • 保生救苦散

    《兰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处方生寒水石、大黄(火煨)、黄柏(油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火烧,或热油烙,及脱肌肉者。用法用量用油调涂,或干用此药涂之。其痛立止。摘录《兰室秘藏》卷下《兰室秘藏》卷下:保生救苦散别名保生救苦丹处方生寒

  • 保生散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保生散处方紫河车1具(焙,为末),龟版(酥炙)5钱(一方有鹿茸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证气血俱虚,灰白色,不灌脓回浆者。用法用量每服5-7分或1钱,气虚者,保元汤送下;血虚,芎、归、紫草煎汤送下。摘录《赤水玄珠》

  • 保生无忧散

    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甘草、陈皮、神曲、麦芽、紫苏、诃子、枳壳。功能主治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主滑胎。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保生汤

    《妇人大全良》卷十二:保生汤处方人参7.5克 甘草7,5克 白术 香附子 乌药 橘红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妊娠恶阻,恶闻食气,或但嗜一物,或大吐,或时吐清水,脉滑大而六部俱匀者。如觉恶心呕吐,加丁香,并加重生姜用量。用法用量每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