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侯氏黑散

侯氏黑散

《金匮要略》卷上:侯氏黑散处方

菊花300克 白术75克 细辛23克 茯苓23克 牡蛎23克 桔梗60克 防风75克 人参23克 矾石23克 黄芩38克 当归23克 干姜23克 芎藭23克 桂枝23克

制法

上十四味,杵为散。

功能主治

清肝祛风,化痰通络。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用法用量

每次3~9克,用酒调服,日一服。

注意

服药期间,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金匮》卷上:侯氏黑散处方

菊花40分,白术10分,细辛3分,茯苓3分,牡蛎3分,桔梗8分,防风10分,人参3分,矾石3分,黄芩5分,当归3分,干姜3分,芎3分,桂枝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驱风除热,通经活络。主大风四肢烦重,风癫,中风瘫痪。

用法用量

《外台》有“钟乳”。

注意

忌一切鱼、肉、大蒜;忌桃、李、雀肉、胡荽、青鱼,鲜酢物;孕妇忌服。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手太阴、少阴、足厥阴药也。菊花秋生,得金水之精,能制火而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以为君;防风、细辛以祛风;当归、川芎以养血;人参、白术以补气;黄芩以清肺热,桔梗以和膈气,茯苓通心气而行脾湿,姜、桂助阳分而达四肢,牡蛎、白矾酸敛涩收,又能化顽痰,加酒服者,以行药势也。

2.《张氏医通》:方中用菊花四十分为君,以解心下之蕴热;防、桂、辛、桔以升发腠理;参、苓、白术以实脾杜风;芎、归以润燥熄火;牡蛎、矾石,以固涩肠胃,使参术之性留积不散,助其久功;干姜、黄芩,一寒一热,寒为风之响导,热为火之反间。用温酒服者,令药性走表以开其痹也。郭雍曰:黑散本为涤除风热,方中反用牡蛎、矾石止涩之味,且令冷食,使药积腹中,然后热食,则风热痰垢与药渐而下之也。

3.《医方论》:此方刘宗厚与喻嘉言俱谓其风药太多,不能养血益筋骨;汪(讠刄)庵谓用此方者,取效甚多。各执一见。予谓方中四物咸备,不可谓无血药也。若中风初起表邪重者,用之尚可取效,然石膏、细辛二味,必须减去。

摘录《金匮》卷上汉·《金匮要略》:侯氏黑散组成

菊花四十分(120克)、白术十分(30克)、细辛三分(9克)、茯苓三分(9克)、牡蛎三分(9克)、桔梗八分(24克)、防风十分(30克)、人参三分(9克)、矾石三分(9克)、黄芩五分(15克)、当归三分(9克)、干姜三分(9克)、川芎三分(9克)、桂枝三分(9克)。

用法

作散剂,每服3克,每日1次,黄酒送下。亦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

养血补脾,化痰祛风。

主治

风邪直中脏腑,邪在心脾,症见四肢烦重,心中恶寒,胸闷短气,身痒瘾疹,舌淡苔腻,脉弦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脑梗死及中风后遗症等病症。

1.高血压:以本方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74例。病情重者,按原方水煎服,同时配合西药。病情轻者,将本方按比例研成散剂,以缓收固效。结果:血压恢复正常14例,血压降至21.3/13.3 kPa的52例,血压下降停药后复发,继服上药又下降者6例,2例无效。(《黑龙江中医药》2002年第1期)

2.脑梗死:以本方联合706代血浆等药治疗40例,与常规治疗(尼莫地平、阿司匹林、706代血浆加维脑路通、胞二磷胆碱)40例对照。用药2个月评定疗效。疗效依据爱丁堡与斯堪的那亚改良评分法,并结合患者生活能力、状态。结果:基本痊愈22例,显效进步10例,进步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第11期)

3.中风后遗症:以本方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42例,与常规西药治疗40例对照。1个疗程为14日。30日后复查血脂四项及血流变情况。疗效评定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减少91%以上为基本治愈。结果:基本治愈10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8例,无变化4例。(《中医药导报》2009年第3期)

方解

用侯氏黑散其玄机主要在于补脾胃、祛风邪。方用白术、茯苓、人参、干姜以补脾益气;菊花、防风、细辛、桂枝以祛风散邪。特别重用菊花,以能并去内外之风邪也;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此“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义;桔梗、矾石降气化痰,以使风邪无所恋;黄芩、牡蛎清热敛阴,以制风邪之所散。全方药味虽多而不杂,配伍虽繁而严谨,可谓步步为营,丝丝入扣。

临床应用以胸闷气短、四肢烦重、身痒瘾疹为辨证要点。临床如热象不显,去黄芩;痰涎壅盛,头目眩晕,加白附子、胆南星;气血不足,加黄芪、熟地黄、何首乌。

方中矾石一药,《张仲景药法研究》《中药大辞典》《中药学》等文献认为其矾石为白矾,但从经方或中成药的命名、所治病症及《本草逢原》《本草纲目》等本草文献的佐证来看,侯氏黑散中的矾石,应为绿矾无疑。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关节炎、高脂血症、中风急性期、眩晕、结肠炎、颈性高血压、重症肌无力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侯氏黑散具有降血压、降血脂的双重作用,并且,其还具有降低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作用。

方歌

黑散辛苓归桂芎,参姜矾蛎各三同,菊宜四十术防十,桔八芩须五分通。

摘录汉·《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安脾丸

    处方半夏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制法上为末,姜汁和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脾胃虚,肝乘于脾,嘈杂及吐食,脉弦者。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从少至多,渐加服之,以得吐能食为度。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安脾散

    《百一》卷二:安脾散处方高良姜1两(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干,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现 ,草果(面裹煨,去壳)半两,胡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丁香(怀干)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瓤)半两,甘草(炙)1两半。

  • 安荣养胎汤

    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4钱炒黄代之)1钱半,白术1钱半,归身1钱半,熟地1钱半,杜仲(姜炒)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艾叶8分,条芩(酒炒)1钱,黄柏(炒)1钱,白芍1钱,炙草7分(或加三七根2钱)。功能主治孕妇气血两虚,六脉微弱,不时

  • 安荣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安荣散处方麦门冬(去心)通草 滑石各6克 当归(去芦,酒浸)灯心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 细辛(洗)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妊娠,平素酒色过度,伤其血气,水脏闭涩,遂成子淋。用法用量每服9克,煎麦门冬汤调服,不

  • 安荣汤

    《会约医镜》卷十四:安荣汤处方当归(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 丹参6克 淮山药9克 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 阿胶(蛤粉炒)6克 川续断6克 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血分有热,崩漏日久,六脉虚弱,体亏无神。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