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六味回阳饮

六味回阳饮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六味回阳饮处方

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 干姜(炮)6~9克 炙甘草3克 熟地15~30克 当归身9克(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

功能主治

益气回阳,养血救脱。治阴阳将脱。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温服。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耆12~15克,或30克,或冬白术9~15克;如泄泻者,加乌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活幼心法》卷末:六味回阳饮别名

回阳饮

处方

附子1钱,炮姜1钱,党参3钱,当归3钱,肉桂3钱,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

大补元阳。主小儿气血本虚,痘疮自塌,或误服凉药,呕吐泄泻,将成慢惊者。

用法用量

回阳饮(《中国医学大辞典》)。

摘录《活幼心法》卷末明·《景岳全书》:六味回阳饮组成

人参五钱(15克)、制附子三钱(9克)、炮姜二钱(6克)、炙甘草一钱(3克)、熟地黄两(30克)、当归身三钱(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回阳救逆,益气养血。

主治

主治气阳暴脱,血虚不足,真心痛,舌淡脉微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病症。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六味回阳饮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与复方丹参滴丸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2周:结果:两组在心绞痛症状、程度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福建中医药》2003年第6期)

方解

六味回阳饮是张景岳擅用温补的代表方剂之一,方用四逆汤回阳救逆,佐以人参、当归、熟地黄补益气血。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经前遗尿等证属气阳暴脱、血虚不足的病症。

方歌

六味回阳饮地归,人参四逆阴阳回,补气滋阴以固脱,阴阳将脱此方对。

摘录明·《景岳全书》

猜你喜欢

  • 冰麝上清丸

    处方儿茶4两,正梅片5分,麝香5厘(此3味研细末),山豆根5钱,桔梗2钱,诃子2钱,黄连5钱,薄荷3钱,玄参3钱,粉甘草3钱,风化消5钱。制法后8味煮去滓,熬成膏,和前3味药末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口舌热毒,目赤肿痛,火牙疼痛,心胃烦热。

  • 冰麝散

    《中医喉科学》:冰麝散处方黄连 黄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矾 甘草各1.5克 鹿角霜1.5克 煅硼砂7.5克 冰片1.2克 麝香0.3克制法上药除冰片、麝香另研兑入外,余药共研细末,瓶贮密封。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主咽喉炎,扁桃

  • 冰麝散Ⅱ号

    拼音注音bingshesan2hao处方冰片9克,麝香0.5克,樟丹12克,枯矾9克,龙骨15克。制法共研极细末,装瓷瓶内密封备用。功能主治祛脓消炎,通络开窍。主热毒壅盛,上犯耳窍。用法用量用时先取双氧水洗净患耳脓汁,拭干后吹上冰麝散Ⅱ号少

  • 冰麝无价散

    处方公猪粪(漂净10天,晒露,以无臭气为度,炙灰研末)1两,冰片5厘,麝香5厘。功能主治痘症透发不足,或冒风隐缩。用法用量每服3钱,绢包煎服。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 冰麝痧药丸

    处方冰片6两,麝香3两2钱,蟾酥7两5钱(另用酒化开研细),公丁香8两,飞朱砂4两(留一半为衣),明雄黄2两,煅西月石2两。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高粱酒泛为小丸,每分约计20粒,朱砂为衣。功能主治受寒受暑,痧胀肚痛吐泻,卒倒昏迷。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