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常山散

常山散

《外台秘要)卷五引《广济方》:常山散处方

常山38克 升麻15克 蜀漆7.5克

制法

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主疟疾。

用法用量

每服6克,加米15克,用井花水200毫升煎,去滓顿服,少间则吐,吐讫则愈。

摘录《外台秘要)卷五引《广济方》《直指小儿》卷四:常山散处方

川常山半两,川大黄半两,甘草(炙)半两,桂心1分,乌梅肉1分。

制法

上锉细。

功能主治

小儿发疟,痰壅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井水1小盏,煎至半,候冷,未发前与之。

摘录《直指小儿》卷四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散处方

恒山1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川升麻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间日疟,发作无时,寒热不止。

用法用量

空腹以温水调2钱服。以微吐为度,未吐再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常山散处方

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1两(生用),冬瓜汁4合,车前叶1握(无叶取于2合),恒山半两。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温疟。

用法用量

以浆水1大盏半,并冬瓜汁宿浸,欲发日五更初,以急火煎取1盏,去滓,分为2服,五更1服,取快吐3-5度;至发时又服,亦取吐3-5度。过时便得吃浆水粥补之。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见《普济方》卷二○○《外台》卷五引《广济方》:常山散别名

升麻常山汤

处方

常山5分,升麻2分,蜀漆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升麻常山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注意

忌生葱、生菜及诸果子、生冷、油腻等物。

摘录《外台》卷五引《广济方》《外台》卷五引《备急方》:常山散处方

常山3两,羚羊角3两(炙令焦),乌梅肉3两,黄芩2两,甘草1两半(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疟疾,连绵积日不愈。

用法用量

以竹叶煮饮取6-7合,饮及热用,调常山散3方寸匕,未发前1服。若愈停,不愈,临欲发又进2方寸匕。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备急方》《外台》卷五引《崔氏方》:常山散处方

常山3两,干漆3两(熬烟尽),牡蛎1两半(熬),桂心3两,橘皮2两,杏仁2两(去皮尖,熬)。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久疟。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先发热,饮和服;若先寒,清酒和服之,时取未发前一食顷服。

注意

服药日唯须晚食,7日内慎如药法,忌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五引《崔氏方》《圣惠》卷五十六:常山散处方

恒山1两,甘草半两(生用),麝香1钱(细研)。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鬼疰。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得大吐即效。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常山散处方

常山末1两,砒霜(研)1分,丹砂(研)1钱。

制法

上为末,入白面糊和作饼子,油内煮焦黑为度,再研极细。

功能主治

诸疟,寒热往来,止而复发。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夜半冷茶清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散处方

常山、栀子仁、桂(去粗皮)、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疟病。头痛发热,身面黄色,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常山散处方

常山1两,鳖甲(涂醋,炙令黄,去裙襕)1两,升麻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栀子仁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疟病。身黄发热,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水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猜你喜欢

  • 艾叶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艾叶散处方鹤虱、艾叶、榼藤子、白胶香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漏疮。用法用量用瓦饼子内烧烟,熏患处。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圣惠》卷九十三:艾叶散别名艾香散处方艾叶半两(微炒),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

  • 艾叶敷方

    处方艾叶(挼令碎)。功能主治中恶,遁尸,心腹及身体痛甚不知痛处,手摸按之,即知痛处,短气不语。用法用量着痛上,令厚2寸,以熨斗纳着灰火熨艾上,令热透,如冷即再熨之。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

  • 艾叶汤

    方出《千金》卷二,名见《产孕集》卷上:艾叶汤处方艾叶3两,阿胶3两,芎藭2两,当归3两,甘草1两。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动不安,腰痛,已有所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纳胶令消,分3服,日3次。摘录方出《

  • 艾叶洗剂

    处方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艾叶煎丸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摘录《圣惠》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