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知识>冬季糖尿病患者应当心

冬季糖尿病患者应当心

糖尿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一般情况下,冬季的血糖要比春秋两季高,而夏季是一年中血糖最低的季节。因此,糖尿病最容易在冬季复发或加重,应特别注意保健才行。

寒冷对糖尿病会有不少影响,应注意防范。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激发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冠心病症状加重,诱发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一般来说,人体对气温下降有一适应过程,气温逐渐下降,人体的反应并不强烈,而且能逐渐适应种寒冷的环境。如骤然变冷,日平均气温比前一天下降7℃或以上,最高气温又在5℃以下,人们往往不能适应这种天气变化。如每年“寒流”袭来时,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便会发生不良生理反应,如血糖、血压升高,从而出现心肌梗死、脑梗塞和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平时要通过积极的锻炼,提高机体抗寒和抗病能力。

天寒地冻,人们的食欲大增,再加上各色美食引人垂涎。面对色香味俱全的饭菜,糖尿病患者在此情况下,往往难以控制食量,致使进食过量。偶尔为之,病情不会有太大的波动。长此以往,就会使病情加重。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牢记控制饮食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无论属何种类型的糖尿病及病情轻重,有无并发症,均应严格执行和长期坚持饮食疗法。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适当控制饮食可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因此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之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重及并发症等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尽量做到合理分配膳食种类和数量,才能有利于糖尿病的病情控制。即使面对美味佳肴,也绝不能尽情包餐,而必须控制有度。

另外,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还应特别注意保护脚。即要注意保暖,不能冻伤;睡前用40℃左右的温水泡脚,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注意修剪趾甲,避免甲沟损伤而引起坏疽;选择鞋子应软硬适度,避免过紧、过硬,还应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以防摔跤。

猜你喜欢

  • 肩颈后背疼痛,是身体哪里出现了问题?

    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种情况的患者有很多,在中医临床上也很常见,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病例患者,男,32岁,自述脖子疼,肩膀疼,后背也疼,总是感觉有些怕冷,肌肉的僵紧不适,尤其是在身体活动的时候,比如说扭头,转动身体,打喷嚏,弯腰,甚至咳嗽的时候,

  • 胸痹的症状都有哪些?中医如何辨证治疗?

    那么在中医看来,这种胸背的疼痛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中医将其归为胸痹的范畴。那么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提出了胸痹的病名,和现代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那么就包括像心绞痛啊,心肌梗死,关系是密切的。从中医的病机来看胸痹,那我们从

  • 气虚血虚,气血不足怎么调理?中医一方善补气血

    总有一些人既有神疲乏力,气短,爱感冒的临床表现,又有头晕耳鸣,脱发,失眠多梦,女性可见月经量少这样的血虚之象。这种临床表现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血不足了,那怎么来治疗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一讲。气血两虚的治疗其实就是我们这儿提到的气血双

  • 体内痰湿重都有哪些症状?怎么调理

    痰湿体质发生多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这种脏腑多则之于我们常说的肺,脾,肾和三焦了。这种情况下所见的临床表现多见于神疲、乏力、体重、头重如裹、舌体胖大,苔白厚腻。那么下面我就要给大家讲一讲常见的几种痰湿体质的问题了。那么哪几种呢

  • 脾胃虚弱,一吃凉的就拉肚子,吃什么药?

    在临床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患者来描述自己,可怕冷了,同时大便还不成形,稍微吃点凉东西就出现了腹泻之症。这种情况下,这个患者还会告诉你,他可累了。你再仔细看看,患者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象可见沉缓之象,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