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神应膏

神应膏

《圣济总录》卷一三○:神应膏处方

栝楼1枚(去皮)零陵香 藿香 芍药甘草 黄耆 杏仁(去皮)各30克 白芷0.6克 龙脑 麝香(并研)各3克 黄腊45克 清油180克

制法

上十二味,除龙脑、麝香外,并细锉。于腊日用油浸七日,过滤出药,将油炼令香熟,放冷。称180克,却再人诸药,煎令黄,用夹绢袋滤去滓,再入锅内,旋旋下蜡搅匀,滴水中成珠即止。去火候温,入龙脑、麝香打匀,倾出,入热瓷盒内听用。

功能主治

止痛痒,除瘢痕,退酐黯。治一切疮肿,伤损,汤火烧伤。

用法用量

摩风止痛痒,用薄绢摊贴之;口疮,含化1豆大;眼睑赤烂,疼痛不可忍者,用药涂之;口面风癣,以药涂擦,热彻为度;耳鼻中赘肉,用纸拈点1豆大,一月取下,并不疼痛。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医学纲目》卷十八引褚防御方:神应膏处方

当归33克 赤芍药 大黄各45克 香白芷 官桂各30克 虫参40克 川续断36克 莪术30克 生地36克

制法

上九味,细锉,用香油1千克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入锅内,以文武火煎,令黑色,滤去滓,如热天用黄丹600克,寒天用450克,渐渐下丹,不住手搅,试水中沉为度,收储待用。

功能主治

收敛疮口。治久患漏疮,诸方不效;肠毒。

用法用量

用时以膏送入孔内,外以膏摊贴之。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八引褚防御方《万病回春》卷五:神应膏处方

乳香 没药各30克(为末)皮胶90克 生姜1千克(取自然汁)

制法

先将生姜汁人砂锅内煎数沸,再入皮胶化开,将锅取下坐灰上,方入乳、没末,搅匀成膏。用不见烟的狗皮摊膏药。

功能主治

治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贴患处。仍用鞋底炙热,时时在膏药上运动熨之。

注意

勿犯铁器。

摘录《万病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安虫丸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丸处方干漆0.9克(杵碎,炒烟尽)雄黄 巴豆霜各3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小儿虫痛。(打虫)用法用量量儿大小,每服5~30丸,用石榴根煎汤下;痛者,煎苦楝根汤或芜荑汤下,发时服。摘录《小儿药证直

  • 安虫散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安虫散处方胡粉(炒黄)槟榔 川楝子(去皮、核)鹤虱(炒)各60克 白矾(铁器熬)7.5克 干漆(炒烟尽)15克 雄黄7.5克 巴豆霜7.5克功能主治驱虫止痛。小儿虫积成团,腹中疼痛,肚腹胀满,大便秘结。(打虫)用法用量

  • 安虫饮

    处方黄连、乌梅、炮姜、山楂、厚朴、芍药、使君子肉、枳实、陈皮、川楝子。功能主治蛔虫动,口吐清涎。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幼科百效》

  • 安蛔丸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川椒、乌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录《金匮翼》卷七

  • 安蛔散

    处方乌梅肉9克 黄连 蜀椒 藿香 槟榔各3克 胡粉 白矾各1.5克制法上药为散。功能主治吐蛔。所吐蛔虫,色赤成团而活,属热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水煎如糊,空腹时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